建党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州从落后颓败的旧社会迈入生机勃发的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彪炳史册的减贫奇迹、气壮山河的抗疫奇迹。今日起,贵州日报推出《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专栏,深入报道我们党的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展示贵州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奋勇前行的生动实践。敬请
5月19日,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的“数字双胞胎”智能生产线完成调试,正式投入研发生产及技术实训使用。
“我们是全省唯一一家有此高端设备的院校,这是制造业最前沿的智能生产技术,也是未来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学院项目现场指导老师杨林介绍,在工业领域,智能装备研发过程一般是从机械设计、电气设计、自动化等环节“依循进行”,未被检测出的错误有可能造成设备的重大损坏;而使用“数字双胞胎”技术的数字模拟和虚拟调试,可实现各环节“并行进行”,在缩短调试时间的同时,可在早期发现故障点,降低设备损害的风险,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研发、制造生产效率。
5月19日,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引进的数字化双胞胎智能产线完成调试,正式投入研发及技术实训 杨涛张凌摄
今年,该学院将培训30名掌握相关技术的学生,预计明年开设2个订单班培养超过名学生。通过校企融合,学院根据企业发展所需,将先进设备带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着力培养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企业有需求的职业教育学生。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清镇)职教城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现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视察时,与职校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勉励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在清镇职教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德赛训中心,学生们正热火朝天进行实训备赛。这里设有6大赛区,不仅能承办省赛和世界技能大赛贵州集训,还能满足师生技能训练、开展全省教师培训及交流。
“中心顺应中国制造、工业4.0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以‘国际标准、以赛促训、汇智创新’为目标,打造国际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学院负责中心实训的机电工程系专业教师郭扬说。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与贵州航天林泉有限公司、贵州险峰机床厂、贵州吉利发动机总厂等企业合作,计划于今年9月共同创办“中德卓越工匠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岗位需求与真实生产任务搭建课程体系标准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在今年的全省幼儿趣味体育展示大会上,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虚拟老师教学”惊艳亮相——大会现场实时呈现虚拟幼儿体育教学场景,来自中山大学的体育专家李寅等老师穿戴设备,在异地完成现场老师的规范指导、小朋友的教学组织等教学活动。
“这种异地虚拟老师教学直播,在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领域是首次成功展示,有助于推动更多的幼儿园展开数字化教学应用。”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刘本英告诉记者,“虚拟老师”惟妙惟肖、富有亲和力的鲜活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还能通过网络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释放优质教师资源,缓解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
贵州(清镇)职教城职教院校不断把专业特色与前沿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引入前沿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升级实训设备,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及人才需求。经过多年发展,贵州(清镇)职教城已入驻职业院校15所,在校师生近14万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截至年底,贵州全省高职院校在校生达39.5万人左右,中职学校在校生50万人左右。“十三五”以来,贵州省职业院校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余万人,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中高职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由10年前的30%上升到70%。
年10月印发的《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实施中职“强基”工程、高职“双高”工程、“黔匠”培养工程和职业教育助力全面小康、服务乡村振兴、服务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从年起至年,省级财政每年将新增投入5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到年实现职业教育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何登成 编辑刘娟
编审田旻佳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