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认识肠道血管疾病二
TUhjnbcbe - 2020/6/5 19:54:00

3.缺血性结肠炎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好发于结肠脾区、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因该处血供相对较差。常由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等“低流灌注”引起;此外,也见于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动脉重建术或大动脉炎后。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典型病例为突然发生的痉挛性下腹痛(也可在脐周或全腹),常伴里急后重感,一般在24小时内排黑便或鲜红色血便。多数患者腹部体征不明显,但有压痛,甚至有腹膜刺激征。肛门指检手套染血,结肠镜检查早期仅见粘膜充血、水肿和粘膜下出血,随着病变加重,逐渐出现广泛糜烂、出血和不规则溃疡,重症可见穿壁性坏死。

临床上本病可分为非坏疽性(一过性、狭窄型)和坏疽性两型。一过性病变有自限性,经休息,补液可修复。狭窄型是由于病变呈慢性过程,病变侵及肌层导致狭窄。坏疽型起病呈暴发性,临床表现较重,常伴有全身中*症状,可有肠穿孔、腹膜炎等。患者应卧床休息、禁食、吸氧、停用可疑药物、输液、应用抗生素等,必要时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如腹痛加重并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时应及时手术治疗切除坏死的肠段并进行血管重建。

4.其他肠道血管病变

(1)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一般在第1腰椎平面由腹主动脉分出,十二指肠水平段从该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穿过,如果该动脉由腹主动脉分出的位置过低或者两者之间夹角过小,或者十二指肠上升段过短,均可形成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的纵形压迫。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以20~30岁多发,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且有间歇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多有类似幽门梗阻样呕吐,吐后症状缓解。餐后取俯卧或侧卧位可使症状减轻。诊断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典型表现为十二指肠横段及上升段交界处有纵形压迫征象,呈“刀切征”,钡剂通过受阻,改变体位或加压按摩可钡剂通过。患者宜餐后俯卧位或侧卧位减轻症状,胃肠道促动力药常有帮助。急性发作且症状严重者需禁食、胃肠减压、输液、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等。

(2)血管炎,以血管炎症和坏死为特点。结节性多动脉炎常累及小到中等大小的动脉,除血管阻塞外,其特征是肝肾和内脏血管常呈1cm左右的扩张血管瘤,患者常出现腹痛、恶心、畏食和腹泻。此外血管栓塞还可引起缺血、溃疡、梗死、出血等。

过敏性紫癜以全身小血管炎为特点,并伴紫癜、关节炎和腹痛三联征。胃肠道症状以腹痛为主,常有自限性。

Wegener肉芽肿为全身性血管炎,胃肠道症状少见。

系统性红斑狼疮胃肠道症状多见,半数以上有腹痛、恶心和呕吐。主要累及小动脉,可引起溃疡、出血和梗死。

类风湿性血管炎,累及胃肠道时可引起缺血性溃疡、梗死、结肠炎和胃肠道出血。

(3)结肠和小肠杜氏病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病变,病理特点是小的粘膜缺损伴有少量炎症,其基底部有一支粗大扭曲的小动脉,并穿破粘膜进入肠腔内;没有血管炎、动脉硬化或动脉瘤的表现。

(4)肠道血管发育不良又称动静脉畸形、血管异常增殖症货血管扩张症,以下消化道慢性失血和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

(5)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是胚胎发育期间生长缺陷所致。病变以四肢为多见,肠道病变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动脉造影为主要诊断方法。

(6)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的家族性病变。特点是皮肤、粘膜的毛细血管扩张和反复消化道出血。血管扩张常在口唇、口腔、舌、鼻咽部和指(趾)甲周。胃肠道毛细血管扩张主要见于胃和小肠。治疗可采用雌激素、氨基已酸等药物治疗。

(7)胃肠道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最多见于空肠,其次为回肠、结肠。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临床主要以消化道出血和梗阻为主要症状。

(8)皮肤和肠道海绵状血管瘤呈蓝色,高出表面,直径约0.1~5cm,直接压迫可排空血管瘤内血液,而留下带皱纹的囊是本病的特点,常见于躯干、四肢和面部,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但以小肠最常见。

分享我,分享健康

扫描或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肠道血管疾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