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贵州遵义实施双培养工程人才队伍强乡村
TUhjnbcbe - 2024/3/31 16:38:00
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本文转自;

“大家知道茯苓吗?是一种菌子,长得有点像红薯。这两年我们从省外引种,结果成了。还有跟你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种茯苓创业……”眼下,不少学校已放假,但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很热闹。

“部分学生报名‘双培养’工程,正在上课。”学校党委副书记杨金介绍。

去年2月份,遵义出台政策,实施“双培养”工程,即“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在遵义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乡村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一支“思想有高度、带富有路子、治理有方法、群众有口碑、发展有潜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年多的摸索,如今已取得一定效果。

层层选拔,创新培养

17岁的付狄是播州区洪关苗族乡小坝场村人,年来到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电子技术应用。其间,专业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列。“学好专业,也能多条出路。”付狄说。

年2月,遵义提出并实施“双培养”工程。得知消息,付狄有些心动。

“如果走专业路,多半是进个厂,上个班,时间久了怕是会腻。要是到村里工作,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不少东西,可能更新鲜。”没有过多犹豫,付狄先报了名。

实际上,整个选拔过程格外严格。

“拿学生来说,报名后先交班主任汇总,结合专业成绩、综合表现进行筛选,再由学校审核推荐,县级部门政审把关等,优中选优。”遵义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刘德刚介绍,如果是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还要听取村民意见。

选好对象,如何培养至关重要。

“每周都有乡村振兴课程,包括政治素养等理论课,还有像种辣椒、菌子等实操课。”平均每周有8个小时,付狄要在实操基地度过,最后一年还要到企业、村级组织顶岗实习。

一年多时间,付狄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如今已经回家乡实习。“以前种茄子,直接用种子,但现在育苗的法子,不仅成活率高,个头也大,这是在学校学的,在村里都能用上!”

截至目前,遵义共遴选名村级人才、名优秀学生重点培养。除在村级组织和中等职业学校优等生中“挑一批”,遵义还从外出务工经商年轻能人中“引一批”,在农村青年人才中“选一批”,在退伍军人中“择一批”,形成长中短结合的人才梯队。

“围绕学生培养,不少区县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实践锻炼、选拔评估等方面探索经验。”刘德刚介绍,在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方面,遵义建立市县乡三级联训培养机制,制定“一人一策”“一村一策”培养计划和方案,创新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帮带,帮助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搭建平台,主动作为

这两天,在汇川区泗渡镇泗渡社区,一辆辆货车来回穿梭,坝区里满是忙碌的身影。

“正赶上辣椒、茄子上市,每天有上百人忙活,随采随发,毕竟蔬菜卖的是新鲜。”作为泗渡社区党总支书记,吴奇华见证着坝区新生。

贵州山多地少,土地分散,可规模利用的更是有限,被山围着的平坦地块称为“坝区”。整个遵义,万亩以上的坝区有15个,泗渡社区的多亩土地就在其中一个坝区。

宝贵的土地资源,当地群众如何利用?“去年以前,有撂荒的,有种树的,有种口粮的。”尽管社区在年底顺利脱贫,但没有像样的产业。

吴奇华成为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后,在学习中逐渐摸清方向。“这一年多,参加至少6次集中培训,8次外出学习,还到企业挂职锻炼,可算长见识,开眼界!”

去年一年流转多亩,吴奇华先作试点,所学派上了用场,“不能埋着头种,得讲科学,根据土地酸碱性、水分等,有针对性地选品种。”

从种到收,各个环节离不开人,这带动了社区劳动力就业。“务工费是一天70元,加上年底分红,村民们主动多了。”吴奇华介绍,目前社区亩的坝区土地已全部流转,“之前地里栽树的,后来也同意流转,自己到坝区务工,赶上农忙,每天能有上百人。”

“‘双培养’工程也是创业平台,通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模式,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展现人生价值。”刘德刚介绍,为支持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发展产业,从资金、技术到销售,政府也会给予政策倾斜。

截至目前,遵义已引导人到企业、合作社、村顶岗实习,已落实培养对象所在村50万元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个,总投资5.12亿元。

跟踪管理,完善考核

今年3月,经过一年的培养学习,吴奇华迎来了“大考”。

“全区的培养对象集中起来,统一汇报工作,每个人有5分钟的时间。”他发现,负责考核的评委,有各乡镇的主要领导,还有区级部门的干部,面前都摆着一张打分表,涉及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内容,“实打实地考核,不紧张是假的。”

看到最后的结果,吴奇华有些激动,“95分!是优秀!”他回忆,“评委们说,要继续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坝区还有潜力可挖。”

随着“双培养”工程的进行,遵义各地通过跟踪管理,完善考核等举措,持续健全培养机制,建好村级后备“人才库”。

“采用半年考核、年终考核和日常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还会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达到跟踪管理的效果。”刘德刚表示,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将作为晋升待遇、选拔使用及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至于学生,主要针对学业完成情况、思想品德、平时表现等进行定量或定性考核。”

吴奇华介绍,同一拨考核的培养对象里,也有少数不合格的,被调整出了领军人才队伍。“宽进严出,得时刻打起精神好好干。”

为进一步健全培养机制,遵义各地探索制定提高经济待遇、政治保障等激励措施,畅通人才成长路径,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工作积极性。

在正安县,12名非党员领军人才已发展成党员,4名带富成效显著的党员领军人才,均被吸纳为村两委成员,实现从“带头引路”到“示范领军”的转变。

“我们通过选拔、培养、使用等途径,下大力气锻造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三农’的乡村振兴后备力量,解决农村党组织队伍青黄不接、后备人才缺乏等问题,破解人才制约瓶颈,以此助推乡村振兴。”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表示。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遵义实施双培养工程人才队伍强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