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稳住了“饭碗”,就会拥有更好的发展。
年,贵州各级*委*府、教育部门、学校一手抓疫情防控常态化,一手抓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加大事业编制挖潜、加强幼儿园教师招聘、支持民办学校吸纳就业等“组合拳”,采取先上岗后补证和特殊人才引进等方式,推出中小学幼儿园招聘“套餐”,全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助力名高校毕业生走上讲台,端上“饭碗”。
精心编制推出招聘“套餐”
年9月上旬,通过岗前培训后,李联怡正式走上黔西南州兴义八中地理学科的讲台。在课堂上,她围绕“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地理在未来的全面应用”,给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地理认识第一课”。
李联怡是兴义人,她曾是兴义八中的一名学生,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部。毕业后,作为公费师范毕业生的她看到母校兴义八中发出的教师招聘公告后毅然报考,并顺利通过面试。
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稳就业是首要任务,贵州推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套餐”,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
年6月19日,贵州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四部门下发《关于做好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贵州省教育厅随后组织召开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工作会,结合各市(州)学生数、编制数、缺岗数等情况,下达各市(州)教师招聘任务总计人。
“不少地方教师编制不足,限制了教师招聘的规模。为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贵州省教育厅充分考虑多种增编因素,科学合理核定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贵州省教育厅教师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其中,对各级中小学宿管、食堂、安保等能够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事项,通过*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压缩使用编制的非教学人员比例,腾出编制用于招聘专任教师。
同时,贵州在教师招聘中建立完善“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工作机制,及时开展教师编制调剂,确保村小、教学点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
放低门槛实行“先上岗、后补证”
贵州财经大学英语专业届毕业生韦艳,毕业后到绥阳县第二高级中学任教。作为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的她,十分感谢学校在毕业求职期间“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服务。
贵州财经大学为每一位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指派就业指导老师,从招考信息、求职渠道等方面悉心指导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就业,持续跟进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就业情况。
为创造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多有利条件,年贵州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中明确了当年招聘对象主要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并提高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比例。通过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等招聘条件,拓宽招聘渠道,拿出一定数量岗位定向招聘建档立卡家庭的大中专毕业生。
“去年教师节是我的第一个教师节,孩子们给我绘制了很多贺卡,我很开心!”年7月才从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的杨火进,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教师。
杨火进说,大四第一学期,他还在因自己未顺利取得教师资格证不能报考教师岗位而苦恼,后来受益于“先上岗、后补证”新*策,帮助他走上罗甸县边阳镇第二小学讲台。
据悉,年4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七部门下发《有关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通知》。杨火进正是“受到了*策的关照!”
目前,贵州已经明确取消年12月31日前招聘高校毕业生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限制性条件。
人才引进满足贫困村师资需求
年8月17日,罗甸县年事业单位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面试成绩公示。贵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届毕业生李思瑶榜上有名。
当年5月初,李思瑶通过贵州省第八届人才博览会的线上招聘,经历面试、体检、*审等环节后,最终成为罗甸县引进的紧缺人才之一,如今的她,已是罗甸县边阳中学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橙红老师!”年9月4日,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届毕业学生*橙红通过“特岗计划”招聘回到家乡,在遵义市赤水市长沙小学里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教师播种希望,教育引领未来。通过“特岗计划”等人才引进措施,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为贵州的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
为引进人才,年,贵州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招聘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县中小学幼儿园招聘硕士以上高校毕业生,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其中,“特岗计划”招聘重点向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建学校倾斜,对深度贫困地区县的村小、教学点的教师补充需求充分予以满足。
目前,在贵州,像*橙红、李思瑶这样通过人才引进走上乡村中小学、幼儿园讲台的教师还有人。
受益于*策“套餐”红利,更多大学毕业生走上讲台,吃上“教育饭”。截至年12月31日,贵州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完成招聘人(含“特岗计划”),其中公办学校完成招聘人,民办学校完成招聘人,超额完成国家和省级下达的招聘任务。在完成招聘的教师中,届高校毕业生人,择业期高校毕业生人,高校毕业生以外的中职、中专等毕业生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景应忠通讯员张天明田牛强)
作者:景应忠张天明田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