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是平凡的劳动者,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的理想不算远大,却十分珍惜当下。他们用双手创造的属于自己的幸福,便是他们的勋章。
时代闪亮,是因凡人有光。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多彩贵州网推出系列报道,向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致敬!
工厂车间里,一位年轻小伙手拿焊枪,根据焊缝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断调整操作手法,保证探伤检测%合格,飞溅的电焊火花照得他被面罩遮挡的面庞忽明忽暗。
12年的焊接工作,让他的双手变得粗糙无比,手掌更是布满老茧。“习惯了,做焊工不受点烫伤就不正常。”
他是王晓飞,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自动焊班班长、高级技师、贵州省技术能手。
王晓飞
年,王晓飞从贵州航天工业学校机械专业毕业后到苏州工作,成为一名焊接工,从学徒做起。
第一次拿起焊枪,看着喷溅的蓝色火花,王晓飞有点儿兴奋。但当火光对准部件,迸溅的火星透过他的衣袖,烫得他险些扔掉手中的焊枪。
焊工是个熟练工种,除了多干,没有别的捷径。于是,王晓飞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自己刻苦练。
年,王晓飞成为中级工。
在苏州工作三年后,王晓飞决定回到老家遵义发展。
年8月,他报名参加遵义青年职业技能竞赛,获得遵义市第二名,并代表遵义市参加了当年的贵州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10名,并在理论知识合格后,破格获得技师称号。
工作中的王晓飞
那场竞赛,让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姜涛注意到了王晓飞,姜涛觉得这个小伙是个可塑之才。
姜涛叮嘱他,好好练习焊接技术,只有技术过硬,产品质量才有保证。精细、精准,不留任何瑕疵,是他们坚守的工作准则。
一次,王晓飞焊接的产品探伤检测不合格。站在一旁观看的姜涛发现问题后,接过焊枪,一边操作一边告诉他,焊接电流、焊条角度和清根的要领。
在姜涛的演示下,王晓飞知道了问题所在,改进之后,产品探伤检测终于合格。
之后的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难题,王晓飞都会默默记下来向师傅姜涛请教。
多年来,在姜涛的指导下,王晓飞的焊接技术不断提升。年,经过理论与实际操作和论文答辩,王晓飞获得高级技师称号,29岁的他成为全单位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王晓飞的目标是成为师傅姜涛那样的“大国工匠”,他要求自己高质量完成每一道工序,追求产品尺寸零误差。
每件产品每一层的结构都需要多次精密焊接。“如果底层不做好,哪怕存在一点点误差,轻则需要返工,重则将酿成大祸。”他说,就算只有0.1毫米的误差,都会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马虎不得。
王晓飞幸福的一家
王晓飞说,看起来五大三粗的焊工,拿起焊枪就像巧媳妇做针线活。要将两条直径仅2.5毫米的不锈钢焊条焊接在一起,速度快了,焊不牢,一掰就折;速度慢了,又会焊断。
年,中国航天科工各级保障单位接到上级关于保障装备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任务。
王晓飞接到了改装零件加工任务,他加班奋战,周末也不休息,保质保量完成了多个品种零件的加工任务。
从重大型号装备研制,到一箭多星发射,他与同事用手中的焊枪一次次攻克了数以百计的焊接技术难关,在焊花中绽放精彩人生。他们用一条条探伤检测%无缺陷的焊缝,见证着国家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本网记者:彭典
一审:丁憐
二审:李蓓
三审:彭奇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