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海龙屯文化遗产如何改变一座荒山中国
TUhjnbcbe - 2023/6/21 19:38: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28公里的龙岩山巅。这里本是一座荒山,经过挖掘、整理、保护,多年风雨沧桑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年7月,海龙屯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贵州省首项世界文化遗产。

这为当地带来了巨大改变。遵义市汇川区在着手对海龙屯开发利用时,选定了“旅游﹢扶贫”的发展战略。如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红利已经广泛惠及当地百姓,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在当地扎下了根——

我们是“海龙屯大学”毕业的

讲述人:李飞(贵州省博物馆馆长)

外界可能以为,海龙屯的考古工作在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前就已经收官了,其实没有。直到今年5月,我才结束了海龙屯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8年来的绝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屯上度过的。

年4月23日,我带着团队,背着沉重的设备,攀爬陡峭的石阶,登上沉睡了数百年的古堡海龙屯。这个高山之巅、悬崖之上的海龙屯曾无限辉煌,但雨打风吹去,大部分遗址一度淹没于灌木、草丛之中,有的甚至深埋在数米深的泥土之下,而且鲜有人开展过研究工作,可以说,当时关于它的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

一蒂孤悬,群山固结,三面环溪,只有东西两侧有小路可通往屯顶,余米的海拔,交通完全靠走,山上物资缺乏,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考古队入驻之初,水电不通,春夏多雨,冬季潮寒。因为频繁地上下海龙屯,我患上了滑膜炎;队员韩文华在一次下山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人高体重的他由12医院救治,昏迷8个小时后才苏醒;负责参与海龙屯考古现场协调的遵义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何烨在陪同专家考察时中暑昏倒……

“申遗”最关键的3年里,考古队员没有节假日,夜以继日地工作,加班至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年持续发掘天,年天,年天,在厘清思路的前提下,如此高强度的野外工作为呈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提供了科学、强有力的支撑。边发掘边整理,边研究边保护,我们深刻挖掘遗址的内涵,取得许多重要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海龙屯的认知。比如,厘清了新王宫的格局、年代和性质,解决了建海龙屯所需的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的来源问题,廓清了海龙屯的格局及其从宋代到明代的历史性变迁,弄清了海龙屯与周边诸屯的关系等。

记得有一次,发掘出了一大堆青花瓷的碎瓷片,大家兴奋极了。但惊喜是短暂的,接下来拼接这些瓷片耗时巨大,漫长又枯燥,队员们一度想搁置。考古队就像一个工程队,我是领队,一方面要使队伍有统一的工作方向,一方面要把枯燥的工作赋予积极的意义,将其传递给每一个队员,鼓舞斗志。我猜测这些瓷片很可能是个公道杯,公道杯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旦倒水超过某个位置就会一滴不剩地全部消失。我就用牛奶盒做了一个虹吸原理的实验,将牛奶盒改造后,当水面超过吸管的位置,水真的全部漏掉了。做完这个实验,队员们原本连日工作中已疲乏的精神一下振奋起来,重新投入工作,将这个公道杯拼好了。

年之后,我们工作的重心转为室内工作,对发掘出的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年3月,我的工作关系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整到贵州省博物馆,暂别海龙屯。虽人在贵阳,但海龙屯后期文物整理和考古报告未完结,我始终放不下。年10月,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我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海龙屯,一待又是近两年。于我而言,想必也是我考古职业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再不会有一个地方的考古发掘会让我如此痴迷,如此念念不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仅将一座荒山推向了世界,还在当地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的技术人才。考古工作需要长期持续地坚持下去,像海龙屯的发掘研究可能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推进。我们依托海龙屯考古发掘项目选派人、发现人、培养人。年12月以来,根据《“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的精神,受贵州省文化厅的统一安排,我们把“三区”人才的建设与海龙屯“申遗”工作结合起来。

海龙屯考古队的谢长勇本是海龙屯山下的人,一开始在工地里做工。他很喜欢考古,我们对他进行了重点培养,鼓励他边工作边深造。当时,海龙屯“申遗”成功,媒体蜂拥而至,有记者问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学什么专业的,他闪烁其词地回答说是学美术的。看到报道后,我对他说:“5年,曾经的高中生都已经大学毕业,这5年我们在屯上所做的事、所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许多大学里能得到的。以后谁再问,我们就自信地回答是‘海龙屯大学’毕业的。”

现在,谢长勇已经取得大专文凭,目前正在攻读本科学位。他已经是贵州做青花瓷器最出色的几个人之一,成了海龙屯工作站的中坚力量。

我不禁想起当年自己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选择的四川大学中文系,不料当年中文系竞争太激烈,分数不够的我不幸落榜,于是校方便将我调剂到与中文系同在文科楼的考古系。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考古是做什么的,就进入了当时罕有人报考的考古系学习。没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考古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学习中,我对考古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

手持一柄青铜剑,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就是考古人的“特权”。面对的虽是废墟,但*土之下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不断激发考古人去探索、去阐释,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也充满了乐趣。考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分为考古调查、文物发掘、文物整理、考古报告出版。完成考古报告是参与海龙屯考古发掘工作者的责任,一份完整的考古报告将为今后的考古工作者提供直观、科学的考古资料和依据,使没有亲临现场的考古工作者凭借报告就能开展更多研究工作。庆幸的是,我们今年将完成上百万字的考古报告,为海龙屯考古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之后也将完成出版工作。

考古队改变了我的人生

讲述人:葛乾江(贵州巢经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走到今天成为公司的总经理,我心里深深感激考古队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以及给我的人生带来的巨大改变。我是农村长大的,就住在海龙屯山脚下,家里条件非常艰苦,从小住的是土墙房,吃的是苞米,穿的是亲戚朋友的旧衣服。海龙屯在没有开发之前,可以说环境很差,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来回走3个多小时。初中毕业后,我出去打过工、修过车,还被人骗进过传销团队。

年,我回到海龙屯,开了一家客栈,叫“播州农家”,头几年都是亏本。后来,考古队来了,帮海龙屯挖掘出价值和文化,还吸引了媒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龙屯文化遗产如何改变一座荒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