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左)在查看烟叶烘烤情况。遵义市局(公司)供图
7月下旬的贵州遵义,烈日炎炎,辽阔的黔北大地上,翠绿的45万亩烟田里,曾经的烟苗已经长出了片片烟叶,承载着烟农致富的希望。然而,丁伟再也看不到了!
年7月14日上午10点20分,时任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委书记、局长、经理的丁伟突发疾病与世长辞,享年54岁,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烟草事业。
那个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一身干劲似乎永远使不完的丁伟走了;那个总是和干部职工打成一片,亲切得如同自己家人一般的丁伟走了;那个总是一年到头奔波在田间地头,带领烟农走向幸福生活的丁伟走了!
关于丁伟的一切逐渐变成了回忆。回忆里,丁伟身先士卒,坦坦荡荡,深受干部职工的尊敬与爱戴;回忆里,丁伟勤劳奋斗,自强不息,推动遵义烟草商业实现健康发展;回忆里,丁伟忘我奉献,殚精竭虑,执著创新,赋予企业动力之源;回忆里,丁伟低调谦和,乐观豁达,与之接触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黔北的大山默然伫立,见证着他为烟草事业洒下的每一滴汗水,见证着他为人民服务的每一个场景。
初心不改,他把一生奉献给了*的事业和烟草事业
在丁伟生前使用的办公桌上,“*员先锋示范岗”的桌牌仍然醒目地立着,上面的承诺曾经日复一日提醒着丁伟,如今成了他留给我们最深刻、最清晰的记忆。
年7月18日,丁伟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他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共产*人的初心,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发挥着*员先锋模范作用。
多年来,他坚持学习*的路线、方针、*策,如饥似渴地学习*的创新理论,每年都要写下3万余字的读书笔记。
在他的案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等书籍整齐摆放着,每一本书上都写满了心得体会。字里行间,满是他对*的忠诚,对理论的信仰,对事业的热爱。
“抓*建就是抓发展,要抓好发展必须先抓好*建。”在各种场合,丁伟总是向干部职工传递这样的理念。用他的话说,*委书记第一位的责任就是抓*建,就是全面落实管*治*主体责任,否则,就是不称职,就是不合格。
每年,丁伟都坚持为*员上两次*课。在他的示范带动下,遵义市局(公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传递压力和责任的*建工作新格局。
理论联系实际,是丁伟抓*建最为得心应手的方法。国有企业*建怎么抓,是始终萦绕在丁伟心头的一个重大课题。
面对基层*组织不够强健、基层*员身份认同差的问题,丁伟带领遵义市局(公司)探索“将支部建在烟站上”,于年系统提炼出“六有双晋一创”基层*建模式,强化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经过不断深入思考,年,丁伟又提出将“六有双晋一创”升级为“七有双晋双创”,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除了明确*建工作思路、举措外,丁伟还十分注重打通*建工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他说,只有广大干部职工理解并落实了,*建工作才算抓实了。因此,近年来,他每到一处,都会认真了解过问基层抓*建工作的情况,时刻不忘自己的*员身份,认真履行自己的书记职责。
今年6月28日,丁伟来到播州区尚嵇烟站,在了解完生物质能源烘烤工作情况后,他照例到烟站*员活动室,详细了解烟站的*建情况。
“在活动室里,丁经理系统地给我们讲解了基层*建工作的意义和方法,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从他的讲解中,我感觉他对*建知识的了解与认识非常深入,让我很受触动。”播州区局(分公司)*组书记、局长、经理陈代荣说。
正是有了丁伟坚持不懈地抓、持之以恒地管,遵义市局(公司)的*建工作十分突出,*建与业务工作实现了融合发展。
6月29日,在全省烟草商业“五好”基层*组织表彰大会上,丁伟代表遵义市局(公司)*委领取了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唯一一个“‘五好’基层*委”奖牌。而在此前,遵义市局(公司)*委还荣获了贵州省委颁发的“贵州省优秀基层*组织”称号。
丁伟不但在发挥*员作用上立起了标杆,而且在执著于烟草事业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年,22岁的丁伟从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自愿选择下基层,成为黔西南烟草公司一名普通的烟叶技术员,自此揭开了他与烟草事业一辈子的情缘。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许多领导对年轻时期的丁伟一致的评价。那个时代,他的许多同学都在省城工作,也有一些人提醒他不要只晓得埋头干活,要为自己的前途早作打算。丁伟对此一笑置之。他说:“我学这个专业,就注定要和土地打一辈子交道,无论到哪里工作,我都离不开也舍不得这片土地。”他戒骄戒躁,在烟田里一干就是5年,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潜心为提高烟叶生产技术开展研究。
由于工作扎实、踏实肯干,年,丁伟被借调到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挂职锻炼3年。在那里,丁伟认识到了更广阔的烟草天地,也更加坚定了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烟草事业做贡献的初心。
“他经常跟我说,挂职3年让他受益匪浅,接触到了很多烟草前沿知识。他拼命吸收着,时刻准备着回贵州一展拳脚。”丁伟的大学同学、遵义市局(公司)副经理叶江平说。
挂职结束后,丁伟先后在贵州省局(公司)质监站、烟叶生产购销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等多个单位工作。每到一处,他都用心钻研,力求做出好的成绩,也做出了好的成绩。
贵州省局(公司)科技处处长李继新清楚地记得,丁伟任烟科所所长的2年零8个月时间,为贵州烟草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初到任时,烟科所正面临人才青*不接、管理体制不顺、激励机制不全等一系列问题。在岗员工心气不高、思想不稳,科研工作不见起色,出不来成果。
“当时他任所长,我任副所长。整个所职工的平均年龄比较大,管理上人事属烟草管,财务属省财*管,体制很不顺畅。”李继新说。
唯有改革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这是丁伟作出的决定。为此,他大胆引进年轻人才,改革考核机制,同时向贵州省局(公司)提出理顺管理体制的建议。为了改善科研条件,推动烟科所长远建设和发展,他不辞辛苦考察建设新址,做好建设规划。
年5月,45岁的丁伟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重大挑战——担任遵义市局(公司)*委书记、局长、经理。
接到这一任命的同时,他也接受了贵州省局(公司)赋予遵义市局(公司)“带头领跑、走在前列”的使命。
9年多来,丁伟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让遵义烟草商业一年一个新台阶。
“十二五”末,遵义市局(公司)“两烟”收入、“两烟”毛利、税利总额、卷烟单箱均价、上缴财*总额五项指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先后获得了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地市级局(公司)标兵单位、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全国卷烟打假先进集体、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荣誉,始终处于全省烟草商业“领头羊”和“排头兵”地位,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与“压舱石”作用。
就在去世的前一天,丁伟还在为遵义烟草商业的发展精心谋划着。7月13日,在全省烟草商业高技能人才工匠室授牌仪式上,他还向参会领导和同事们详细介绍了遵义市局(公司)创建工匠室的思路和做法。
“我们要让工匠室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带动更多人才成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丁伟说。
言犹在耳,斯人已逝。他为*的事业、烟草事业矢志奋斗一辈子,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在辛勤忙碌着。丁伟的去世,是遵义烟草和贵州烟草的重大损失。
精益求精,“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是他的座右铭
7月9日,与省局(公司)科技处一同到湄潭调研;7月10日早上7点,赶回遵义市委开会;7月11日至12日,到务川参加全省烘烤现场会;7月13日,在遵义参加工匠室授牌仪式。
这是丁伟去世前一周的行程。这种繁忙的节奏,是他日常工作的常态。
忙碌,映射出丁伟事事精益求精、永争第一的价值追求。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丁伟经常这样对大家说。在他工作过的单位,只要提起丁伟,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对工作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
丁伟刚到遵义时,遵义市局(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虽然不差,但在占全省的比重指标上并没有实现较大提升,其中卷烟和税利的比重指标还略有下降,在全省对标当中处于中下游水平,离行业先进指标还有差距。
丁伟到任后,会同领导班子分析各项业务数据,找出路,找亮点;俯下身子到基层,听意见,查状态。经过一番调研,他为遵义烟草商业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着力从夯实基础、彰显特色、提升水平、开拓创新四个方面突破。
“年,我随同省局(公司)领导四次到遵义调研。第一次领导没有一句表扬,从早上10点到下午3点,全部在谈问题;第二次有了三分之一的表扬;年底最后一次去时,就全部是表扬了。是丁伟带领遵义烟草商业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李继新回忆道。
面对困难,丁伟从来不言放弃。困难越大,越能激发他攻坚克难的决心。他就像一名战士,时刻冲锋在前。
“没有拿不下的山头,没有攻不破的堡垒。”丁伟常常用这句话为干部职工鼓劲。工作中,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钉钉子的精神,勇于担当、迎难而上。
无论严寒酷暑、不管路途艰险,丁伟每年都要用大量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调研,跑烟田、看烟农、问冷暖、算收益,掌握第一手资料。仅年,他就到基层一线调研45次共80余天,撰写调研报告3篇,为全市烟草产业发展谋划新路。
年,为打赢贵州省局(公司)确定的烟叶稳定总量、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三大攻坚战”,他带头挂帮两家基层单位,每个月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督导至少两次,指导基层解决生产难题,鼓舞基层士气。不少烟农感慨地说,丁经理每来一次,我们的信心就增添一分。
为打好卷烟提质增效“阵地战”,他坚持一月一调度,带头解剖研判市场,指导精准调控,并嘱咐各级要特别关心困难零售客户,有力提振了零售客户信心,保持了市场良好状态。今年6月底,遵义卷烟社会存销比环比下降0.03,同比下降0.27。
为打好专卖监管“保卫战”,他积极协调毗邻地区相关部门,组织办案人员研判案情,靠前指挥,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今年截至6月底,遵义市共查获各类涉烟案件起,查获5万元以上大要案38起,其中,办理部督案件1起、“双30”案件3起、省标网络案件1起、国标网络案件3起。
在叶江平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丁伟一直以来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带领大家拼出来的,他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有一次,丁伟的父亲去看望丁伟,看到丁伟一边打着点滴,一边还在研究文件,便劝他注意休息。丁伟却说,只要没有倒下,就不能耽搁工作。
近年来,毕节通过双孢菇产业带动了烟农增收,多次受到国家局肯定。学习了毕节经验后,丁伟反复思考遵义的烟农增收工作,在他的脑海里,一个从借鉴到超越的计划逐渐成形。
在他的推动下,遵义市局(公司)组织专班,他自任组长、按期调度,亲自找专家、访客户,积极开辟闲置烤房、育苗棚等烟草设施利用新途径,挖掘增收新潜力。
“丁经理就是这样,学习到别人的先进经验,他总要想方设法在遵义进行复制并创新,迎头赶上甚至超越。”遵义市局(公司)副经理朱忠彬说。
丁伟这种精益求精、永争第一的精神,体现在他工作的方方面面。
对内,无论哪项工作,丁伟都要样样突出。专卖管理是很少能出创新成果的一项工作,但丁伟没有放弃,通过与专卖人员深入细致的沟通、总结、提炼,遵义市局创新提出卷烟市场检查“APCD工作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流程。
对外,在选择合作单位上,丁伟同样力争最好。年8月29日,遵义市局(公司)与农业方面的顶级科研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签订烟叶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双方的合作序幕。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近年来,遵义烟草商业在精准施肥、烟草行业大数据应用、天敌昆虫繁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
正是在丁伟的带动下,遵义市局(公司)近年来在全国烟草行业声名鹊起。
据统计,9年里,他先后12次代表遵义市局(公司)在全国性的会议上做了15次专题发言,由此让全国烟草行业认识了遵义烟草商业,也记住了它的领头人——丁伟。
执著创新,他用行动追逐永恒的梦想
论起丁伟生前最看重的工作和最得意的成绩,非创新莫属。对此,同事们也有共识。
年接受记者采访时,丁伟曾说:“创新,是遵义烟草商业系统近年来取得各种成就的最强力武器。只要创新不止,企业就能不断进步。”
从专分散收模式到散叶烘烤、废旧农地膜回收加工利用,再到烟草行业微生物有机肥工程研究中心、天敌昆虫繁育中心的成立,市场监管“APCD”工作法、“树”型资金收支集中管理模式的推广,这一系列成果让遵义烟草商业系统的创新之名远扬四方。
遵义市局(公司)的创新是全方位、系统性、前瞻性的,其中蕴含着丁伟对各项工作、*策的深入学习与系统思考。
年以来,探索形成烟叶“2工位分级、2工位定级”专分散收模式,淘汰了多年来传统的烟农扎把交售形式,改由合作社散叶分级、烟草公司定级收购,推动了全国烟叶收购方式的变革。
多年来,因地制宜研发了井窖计数打孔器、水溶施肥器、烟田开沟器、打顶抑芽一体机等实用农机具,为山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样本。
凡此种种,都代表了烟叶生产的发展方向,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丁伟主导的众多创新,其效用发挥不仅局限于烟叶生产,更有利于大农业的发展。
在遵义工作9年多,丁伟一直视遵义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遵义山清水秀,尤其是农村地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样美丽的环境。”丁伟常常这样说。
因此,在烟叶创新上,丁伟一直非常
在丁伟眼中,创新并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工作,一直以来,他力图创建起全员全面全域的创新体制。为此,他不遗余力,为每一项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叶江平清晰地记得,当初为了散叶收购项目的顺利推进,丁伟每星期都要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开调度会,协调解决项目面临的问题。
为了调动全员的创新积极性,在丁伟的大力推动下,每年评选个优秀项目、配套万元奖励、组织0人以上参与、实现创效万元以上的“”创新创效工程顺利实施;遵义烟草商业“三线三级”的烟叶技术职务聘任、“一十百千”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等机制相继出台,打通了科研人员晋升通道。
一线的科研人员非常乐意向丁伟讲思路、提想法,而丁伟经常给他们回复一句话:“你们还需要我做什么?”
遵义市局(公司)学术带头人赵建永难忘记,为了烟草行业微生物有机肥工程研究中心落户遵义,丁伟亲自带队,多次考察,几易其址,反复论证,统筹调配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资源,使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发挥出作用。
在
早在烟科所任职期间,面对青年科研人才匮乏的窘境,虽然办公室本就紧张,但丁伟仍腾出一间办公室,专门安排给新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办公。
年7月,赵建博士毕业后作为科研人才被遵义市局(公司)引进。刚入职不久,她就领了一个大项目,总经费达万元。
“说实话,刚参加工作就能做这么大的项目,一开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丁经理给我的信任与支持,给了我莫大的底气与勇气。”赵建说。
如果没有这次意外,想必丁伟又已经奔波在创新的路上,追逐他永恒的梦想。
春风化雨,他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身边人
在余庆县松烟镇松烟村,烟草产业扶持建成的“白沙水乡”,一改往日“破茅烂屋、路窄难行”的落后面貌,一排排烟农小别墅一字排开,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烟草工作者前来参观取经。
得知丁伟去世的消息,松烟村烟农王建国久久回不过神来。作为靠种烟发家致富的铁杆烟农,他的内心对丁伟充满了感激。
“丁经理来过我家多次,每次来都了解种烟还存在什么难处,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们都愿意跟他讲实话。老天爷真是不公平,让他这么早就走了。”王建国痛心地说。
与王建国的感受一样,每一位接触过丁伟的人,几乎都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对他的为人处世赞不绝口。
在大家的眼中,丁伟是平易近人的好领导、体谅包容的好班长,时刻都在为他人着想,是一个十足的好人。
“从没有见过他发火,即便员工做错了什么,他也是和气地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遵义市局(公司)副经理陈叶君说。
“他既是班长,也是兄长,既放手让我们充分发挥,也能统一班子的思想,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我。”遵义市局(公司)原副经理程联雄说。
叶江平清楚地记得,7月6日*委班子开会时接到遵义市委第二天要开会的通知,通知要求遵义市局(公司)领导参会。
“通知并没有要求一把手出席,但由于是周六开会,丁伟考虑到大家可能都有安排,主动提出去参会。如今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特别内疚,为什么当时不代他参会,让他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叶江平说。
在大家的眼中,丁伟是严格自律的好干部、追求进步的好榜样。
9年里,丁伟的家人曾多次到遵义看望他,但他们每次何时来的、何时走的,单位里没有一个人知道,更多人连他家人的面都没有见过。
在遵义的日子,下班后,丁伟多数先在办公室里看看文件,然后走回租住的房子。有时在单位餐厅吃点饭,有时在楼下的小饭馆吃,有时自己到超市买点菜回去做着吃。
从不贪图享受的丁伟,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专业书籍,一有空闲就学习农学知识。年,他获得河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年获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年12月取得高级农艺师任职资格,年12月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
在大家的眼中,丁伟始终是员工的坚实后盾。
陈代荣记忆犹新,他最近三次工作岗位调动,都是丁伟送他到新的工作单位报到,而且每次都耐心向他解释*委的意图,给他提出工作建议和思路。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我知道,丁经理和*委班子都在背后支持着我,让我可以放手去干。”陈代荣说。
烟叶生产经营中心副主任田维强一生铭记,当他年结束在省局(公司)的借用时,是丁伟鼓励他竞聘市局(公司)中层管理岗位。在竞聘现场,丁伟主动向评委介绍田维强的工作经历和成绩,生怕埋没了一块在基层闪闪发光的金子。
“从那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用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回报丁经理对我的肯定。”田维强说。
播州区局(分公司)卷烟营销部主任杨婧一直珍藏着一本丁伟出差时专门给她购买的书籍。当初还在烟叶部门工作的她,曾制作了一个PPT,用于向丁伟汇报工作。丁伟看完后,不仅点评了工作,还点评了她的PPT。
“当时丁经理说还可以做得更好,说他出差时曾经在某个机场看到一本书,介绍PPT制作技巧,承诺一定买来给我学习。当我都忘记这个事情的时候,两个月后,他真的给我带来了这本书。”杨婧说。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遵义烟草商业的班子成员们肯定会极力劝丁伟少加点班,肯定愿意为他分担更多的压力,肯定会多关心关心他。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家在遵义的员工们肯定会多陪一陪独自在遵义生活的丁伟,哪怕只是吃吃饭聊聊天。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遵义烟草商业的干部职工们肯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让丁伟少操一点心,多休息哪怕一分钟。
时光无法倒流,尽管每一个人都不愿相信,但丁伟已经远去了。
在他的告别仪式上,他的同事、战友们这样对他说,我们会永远追忆你,继承你的奋斗遗志,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完成你的未竟心愿,告慰你的在天之灵。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丁伟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奋斗,让他的生命永远绽放光芒。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