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他走了,但并未走远追记贵州遵义市局公司
TUhjnbcbe - 2021/8/23 23:10:00

来源:《中国烟草》年第18期

作者:本刊记者郑旭南/文

△丁伟经常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烟叶生产情况。图为丁伟正在帮助烟农移栽烟苗/遵义市局(公司)供图

人物小传:

丁伟,年出生,贵州省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原*委书记、局长(经理)。历任贵州省局(公司)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副站长,烟草科学研究所*委书记、所长,烟叶生产购销公司经理,烟叶管理处处长等职。

今年7月14日,因病于贵阳不幸逝世,享年54岁。逝世后,贵州省局(公司)*组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员”,并号召全省烟草系统*员干部向他学习。

这是丁伟最后一次“领奖”。

7月27日,贵州省人民*府,丁伟等人被授予“贵州省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遗憾的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序,本该第一个上台领奖的他,却再也不能走上领奖台了。

7月14日,在距离其54岁生日还有半个多月的时候,丁伟因病离开了人世。

噩讯传出,无不震惊!

人们难以置信,一向精力充沛、浑身干劲,前一天还在为烟草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的丁伟,怎么会突然就走了?

省局(公司)的老同事来了,遵义市局(公司)的干部职工来了,退休的老相识来了,地方*府的领导来了……

平时为避嫌从不让人拜访的家里,挤满了自发前来的吊唁者,只为送他最后一程。

“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处处都要作表率、争先进!”老同事们说。

“他平易近人,总是给人带来正能量!”部属们说。

“他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总能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班子搭档说。

“他心里装着群众,为烟农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府人员说。

……

丁伟都做过哪些事,会让这么多人惋惜不舍?照片里谦和的微笑背后,曾有过怎样的人生风景?

“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员的身份”

6月28日,丁伟到遵义市播州区尚嵇烟站调研生物质能加工情况。

调研结束后,他走进烟站*员活动室,“即兴”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微*课。

“*员要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上课之前,他掏出总是随身带着的*徽,认真地佩戴在胸前。

从中国共产*的光辉历程讲起,他紧扣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时期*建任务、要求,听者报以热烈掌声。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堂*课!

“共产*员”,是丁伟生前最看重的身份。

年,丁伟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员。20年来,他用行动践行了入*誓言,为*的事业和烟草事业鞠躬尽瘁。

“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是我为*应尽的职责义务,力争为我省两烟发展作出成绩、为*的事业做出贡献,是我最大的愿望。”

在入*志愿书中,他用朴实的话语,写出了一名共产*员以身许*、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员。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入*以来,他始终注重加强*治学习,在思想上*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最常看的书是《习近平谈治国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的最新理论书籍,并常劝导机关干部、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学习。

作为市局(公司)*委书记,他对*建倾注了极大精力,总是强调要“把*建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他常说,身为抓*建第一责任人,抓好*建是本职,不抓*建是失职,抓不好*建是不称职。

每一年,他都要带头坚持为*员上几次*课。市局(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周圆媛说,每次讲课前,他都是自己查资料、做课件,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备课。

尚嵇烟站和汇川区沙湾烟站是他的基层*建联系点,每个月他都要赶到站里,面对面和基层*员谈心谈话、了解情况。

作为机关第一*支部的普通*员,工作再忙他都要按时参加*支部各项活动,并认真做好发言、笔记、讨论。

在他示范带动下,遵义烟草商业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建工作新格局。

创新抓*建,一直是他提升企业*建水平的着力点。

“将支部建在烟站上。”年,他带领市局(公司)*委提炼出“六有双晋一创”基层*建模式,被国家局通报表扬并上报中央有关部门。

年,他又提出将“六有双晋一创”升级为“七有双晋双创”,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建活力。

在他带领下,遵义烟草商业还探索出“三个一”业务攻坚行动、*员“”工作法、“”评价法等*建新方式。

今年6月29日,在全省系统“五好”基层*组织表彰大会上,他代表企业*委领取了唯一一个“‘五好’基层*委”奖牌。

“丁伟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贵州省局(公司)*组如此评价,他是全省烟草系统*员干部学习的先锋模范和榜样。

“凡事都要力争做到最好”

与丁伟共过事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股子“当先进、争第一的冲劲儿”。

他到哪里,哪里就发展;他在哪个岗位,哪里工作就有起色;他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有好口碑;他接触到谁,谁就会被激起干事创业的热情。

“他对工作要求很严,凡事都要力争做到最好,可不知为什么,大家就是愿意跟着他干,总觉得能干成一番事业!”遵义市局(公司)副局长张林峰说。

这,就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事业心极强的*员干部的魅力!

年,丁伟从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成为黔西南州烟草公司一名基层烟技员。

那段时期,他几乎天天泡在烟田里,一干就是5年,在烟叶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出色成绩。

年,他被选调到国家局科技司挂职3年,在更大平台、更高层面提升了综合业务能力。

挂职结束后,他先后在省局(公司)质检站、烟叶生产购销公司、烟科所(现更名为烟科院)、烟叶管理处等单位、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在每个岗位上,他都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力求每项工作臻于至善、精益求精,干出了一番出彩业绩。

年,丁伟出任烟科所*委书记、所长。彼时,烟科所正面临管理体制不顺、人才队伍匮乏、员工待遇较低、科研条件落后等问题。

在短短不到3年时间里,他大胆启动了体制划转烟草行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创收提高员工待遇、机构人事改革、新科研大楼选址征地等改革创新措施。

到他离任时,烟科所实现了职工收入翻两番、人才队伍规模翻一番、研发经费翻三番、科研项目翻两番、科研成果翻三番的佳绩。

“带头领跑,走在前列。”年5月,带着省局(公司)*组的嘱托,丁伟到遵义市局(公司)履新。

在遵义的9年多时间里,他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追求卓越,推动遵义烟草商业实现了更大发展。

他常说,企业要发展,就要敢于负责、勇于创新、大胆作为。

在他率领下,遵义烟草商业创新活力得到充分迸发,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乃至行业前列。

科技创新上,技术中心被认证为首批行业技术中心,行业微生物有机肥工程研究中心、行业首家天敌昆虫繁育中心相继落户遵义;

烟叶生产上,首创的专分散收模式推动了行业烟叶收购方式变革,地膜回收利用被确定为行业烟叶生产主推技术之一,蠋蝽防治烟草害虫技术在全国示范推广;

专卖管理上,创新提炼的卷烟市场检查“APCD工作法”,被国家局在行业推广。近年来,其卷烟打假成果和涉烟网络案件办理数量一直处在全省前列;

在财务管理上,独创的“树”型资金收支集中管理模式、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等,每年可为企业创造超过千万元的效益,在全省烟草系统进行了推广应用。

……

同事们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丁伟带领大家以“争当先进、勇争第一”的劲头儿,一项一项拼出来的。

年以来,在他带领下,遵义市局(公司)各项发展始终处于全省烟草商业前列,发挥了先锋作用,是贵州烟草商业创新持续共同发展的典型代表。

“遵义烟草出经验”。作为领头人和带路者,丁伟曾多次代表企业在行业会议上介绍发展经验,为企业赢得了良好声誉。

“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全国卷烟打假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烟草行业‘精益十佳’标兵单位”“全国烟草行业基层标兵单位”……

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标注着丁伟带领遵义烟草商业全面创新发展的卓著成绩。

而他,也先后荣获了“全国卷烟打假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

“他对人才充满了渴望”

熟悉丁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敬才求才、用才育才的人,对人才充满了渴望。

“人才是事业的基础。”他常跟人说,烟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年,他刚到烟科所时,就提出要“科研立所、人才兴所”。为此,他多次带队走进高校招揽优秀人才。

在烟科所期间,他先后引进了1名博士、12名硕士,开贵州烟草商业引进博士之先河。

同时,他鼓励科研人员在职学习提升,支持10多位同志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并选派1人到国外深造,创全省系统海外培养人才之先例。

在他引进培养下,烟科所基本解决了人才断层问题,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打牢了根基。

王丰是浙江大学的博士,年毕业时有多个就业选择,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到贵州工作。

时任烟叶生产购销公司经理的丁伟,在得知王丰是烟叶发展急需的人才后,硬是用人格魅力,把他给“截”了过来。

“他是那种身上充满了干事激情的人,没有领导架子,让人见过一次就想跟他打交道,愿意跟着他一起干。”王丰说。

后来,丁伟还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王丰到浙江大学、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俩人也成了事业上的莫逆之交。尽管由于工作调动,他们在一起共事时间不长,但丁伟始终关心王丰的成长,经常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王丰也没让丁伟失望。10来年间,已出版了多本烟草方面的专著。如今,已主持省烟科院工作,在更大舞台上发挥着才能。

到遵义任职后,丁伟依然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主持招进了一大批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

刘明宏是丁伟引进的4名博士之一,现任遵义市局(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他说,丁局长真心爱惜人才、真正尊重人才、真诚关心人才,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科研条件和*策环境。

西南大学微生物学博士赵建,年刚一工作就在丁伟关怀支持下,受领了总经费达万元的科研大项目。今年,她入选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在丁伟支持下,遵义市局(公司)每年还会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内顶尖科研院所集中培训,开阔了员工视野,激发了创新灵感,提升了工作能力。

有人说,在敬才求才、用才育才上,丁伟做到了极致。

“他的心里总是装着群众”

丁伟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他的心里一直装着群众。

近年来,由于计划调控,遵义种烟面积有所减少,烟农收入受到了一定影响。丁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挖空心思帮助烟农增收。

听说红托竹荪种植收益高,他就带领人员多次跑到毕节,向技术专家虚心请教种植技术,笔记记了满满一本。

出差途中,他偶遇一位食用菌种植专家,热情邀请对方到遵义传经送宝,为助农增收找到了技术指导。

育苗结束后,他积极引导烟农利用育苗大棚,种植高收益的瓜果蔬菜,让烟农闲暇之余有事做、有钱挣。

在冬闲季节,他组织烟农利用闲置烟田,种植雪里蕻、榨菜等经济作物,每亩可增收多元。

在轮作年份,他又带人引导烟农利用流转来的轮作烟田,冬季种植羊肚菌,春季采收后再种植有机水稻。

在他不遗余力推动下,利用烟叶配套设施,烟农们发展起很多增收产业,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仅年,遵义烟区烟农多元经营就实现产值1.3亿元,带动烟农户均增收元。

“他不是官,是和我们农民坐一条板凳的人,带领我们一起脱贫致富。他走得太早了!”听说丁伟逝世后,对他满怀感激的烟农们,悲痛地发出叹息。

帮助烟农脱贫增收,只是丁伟牵挂烟农等群众的一个侧面。在他倡议下,市局(公司)成立了“娄山情”公益基金,专门用于救助困难烟农、零售客户和职工。

凤冈县烟农张守江贷款种植了42亩烟叶,遭遇大面积病害后面临绝收,丁伟获悉后安排用公益基金送去了救助金。

余庆县烟农王武兴出了车祸,本就贫困的家里无力支付巨额治疗费用,丁伟知道后让人用公益基金提供了资助,并带头进行了爱心捐赠。

播州区零售客户胡必菊,患有先天性脑瘫,生活十分艰难。丁伟组织“娄山情”志愿者,每逢节日要去家中进行帮扶,并送上慰问金。

市局(公司)员工小徐因病不幸离世,独自抚养孩子的妻子小夏没有工作,生活陷入了困顿。丁伟得知后,在*策允许范围内,帮小夏在食堂谋得了一份劳务派遣工作,用于维持生计。之后每逢过年,他都要自己掏钱准备一份年货到小夏家里看望。

当听人说起丁伟局长逝世了,小夏怎么都不愿意相信,“这么好的人咋就不在了?”

有人说,丁伟对群众的感情完全是亲人式的——出自本能,出于真心,总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为他们办事。

“他把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

在生前的最后一周,丁伟有着“陀螺般”的工作节奏。

7月9日,陪同省局(公司)科技处的同志到湄潭调研;10日一早,赶回遵义开会;11日,到务川参加全省烘烤现场会;12日全天开会,晚上赶回遵义;13日,参加工匠室授牌仪式。

对丁伟来说,这种工作节奏是常态。他把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事实上,就在逝世的当天下午,按计划他还要赶到黔南州出席一场卷烟新品发布会。

他喜欢走进田间地头、烟农家里、卷烟零售店,到基层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仅年,他就到烟田等基层一线调研45次、超过80余天。在遵义期间,他跑遍了烟区每一块烟田。

工作连轴转,加班是常态。早在质检站时,独居贵阳的丁伟,就主动承担了所有加夜班的任务。他总说,自己一个人住,多加点夜班不算什么。

在王丰的记忆里,在烟叶管理处期间,尽管丁伟是处领导,但他经常一个人加班到凌晨。

“大事群策群力,小事细致入微,难事亲力亲为。”到遵义后,对工作孜孜以求的丁伟,很少按时下过班。

家住公司旁边的同事们发现,他每天都是早到晚归,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

修改材料、商讨问题、研究工作——很多人都有和丁伟一起加班的经历。

工作30多年的播州区局(分公司)农艺师蒋卫,是烟叶方面的“土专家”。他告诉记者,丁伟曾多次在深夜给他打电话,询问烟叶生产上的问题。

“有两次丁局长到北京开会,加班改材料到夜里,遇上一些问题就给我打电话核实。”蒋卫说。

在很多人眼中,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丁伟,也是严于律己、公道正派的模范表率。

他从没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谋取私利,从不插手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标,从未接受利益相关方的吃请送礼。

由于家在贵阳,周末请假回家,从来都是开自己的私家车,从来不用公车接送。

在遵义期间,家人曾多次来看望他,但他们每次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公司里没有人知道。

他生活简朴,每天都在大食堂吃工作餐。遇上下乡或出差错过饭点,也只是让食堂准备几个包子和鸡蛋。

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注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好领导。同事们都说,他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从不发火,从不训人。

“他从来没把自己看成上级,总是用平和的语气指出不足,鼓励大家改进提高。”遵义市局(公司)副经理陈叶君说。

虽然和家人分居多地,但他总是尽可能地为年迈的父母尽孝,为家人分忧,为女儿树立榜样。

其实,在去世前,他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危险”信号,医院检查一下。

但他总说,最近事情太多了,等忙过这阵再去。可惜的是,他没有等到那一天。

丁伟走了,但并未走远。正如贵州烟草商业一名干部所言:“他的*性修养、务实作风、敬业精神、为民情怀、品德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后记

“好领导”“好班长”“为人谦和”“从不发火”“工作很拼”“做事很细”“凡事要做最好”“对创新很执着”“经常下乡”“一点架子都没有”“和群众打成一片”……

当受访者频频说出相似的字眼和故事时,一个真实、丰满的丁伟形象,渐渐变得高大起来。尽管过去了一月有余,回忆起他,多位同事、朋友依然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同事们的泪水和怀念,是对一位好干部的最好祭奠。丁伟用真情和实绩,树立了新时期*员干部的典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他,是值得全体烟草人学习的榜样。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对丁伟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对他的思念与不舍,转化为干好新时代烟草工作的动力,用更大的业绩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杂志编辑:刘海文
  中国烟草资讯网“中国烟草资讯”移动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走了,但并未走远追记贵州遵义市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