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今年秋季起,贵州遵义普通高中使用新教材
TUhjnbcbe - 2021/5/15 23:21:00

1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用两个整版刊发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通过对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红*战斗遗址的走访,看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是如何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峥嵘岁月??伟大转折,打开革命新局面——记遵义会议??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幢二层小楼临街而立。??86年前,毛泽东等中国共产*人指挥红*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这里谋划中国革命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会址。涂敏摄

??历史长河波涛汹涌,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位于时间轴中点的遵义会议是伟大的转折。由此,中国共产*开始真正独立自主,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在这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的领导地位,*在*治组织上和*事战略战术上逐渐走向成熟。??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治路线和*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86年后,瑞雪初霁,本报记者赶赴遵义,再次感受这次重要会议的精神力量和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航向亟待扭转,路线关乎存亡??那是个冷雨霏霏的冬天,中央红*开始长征后,按照原定计划,准备转移到湖南西部同红二、红六*团会合。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数万红*将士把英*永远留在了湍急冰冷的湘江。??历史的指针拨至中国革命的这一危急关头。??仗要怎么打,路往何方走?渡过湘江之后,中央红*内部一直存在争论。

遵义会议的四条决定(手迹)资料照片

??年12月中下旬,短短半个月,接连召开三次会议。从老山界到黎平,从黎平到猴场,*事指挥问题是争论焦点。不久后,便召开了遵义会议。??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址就在这幢中西合璧小楼的二层,史称遵义会议。会议室保留了当年的原物。房间一面墙壁上的挂钟仿佛仍在摆动。??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为“左”倾错误辩解。周恩来就*事问题作副报告,他分析了*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的错误……??这三天,既短暂又漫长。小楼的堂屋是彭德怀和杨尚昆的住处。从城外匆匆赶来开会的两人,将两条板凳搭上门板,就成了简易床。1月16日,三*团第六师在乌江刀靶水遭敌人袭击,只开了一天会的彭德怀,即刻赶往前线……??三天会议作出四项决定,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根据在遵义会议陈列馆展陈的陈云手稿记载,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治局常委,决定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在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最高*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内委托的对于指挥*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随后,经过一系列调整,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的领导地位。??四渡赤水出奇兵,战士双脚走天下??“遵义会议的精神传达到部队中,全*振奋,好像拨开重雾,看见了阳光,一切疑虑不满的情绪一扫而光。”刘伯承曾这样回忆。??遵义会议后,中央红*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在新的中央领导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分别从土城的浑溪口、蔡家沱、元厚等渡口西渡赤水河。四渡赤水的序幕就此拉开。??在四渡赤水纪念馆,一段*中央、中革*委发布的《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摘录这样写道:“红*必须经常的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为了胜利,根据形势随机应变,迈开铁脚板,变为运动战。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的社论斗志昂扬,“只要有正确的*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敢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四渡赤水出奇兵,战士双脚走天下。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二渡赤水,遵义大捷;三渡赤水,引敌西进;四渡赤水,跳出重围。两个多月的时间,红*四次飞渡赤水河,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跳出了数十万敌*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一气呵成,让人们感受到了毛泽东*事指挥艺术的高超。??胜利得来不易。遵义战役中,红三*团参谋长邓萍,在遵义老城侦察敌情时不幸牺牲,他是红*长征途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红三*团第五师*委钟赤兵因身负重伤被迫截肢,他就用一条腿坚持走完长征抵达陕北。??实事求是闯新路,开启革命新征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年1月19日一别,弹指28年。28年后,毛泽东在一次会见外宾时这样评价:“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曾祥铣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身在路线、方针、*策上面临的突出问题。??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6年前的那段苦难和辉煌。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每一步都生死攸关,每一场会议都是重大抉择,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历史方向。遵义会议,决定了一支*队的命运,一个*的命运,以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正是从大局出发,中国共产*人敢为天下先,创造性地调整*事路线、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方针,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的新篇章。??一部百年*史,就是一部不断化解危机、突破险境、抓住机遇、走向胜利的历史。从年建*到年新中国成立,28年艰苦卓绝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和中国革命曾渡过无数激流险滩。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是在执着理想信念的感召和坚守中实现的,它再次印证了道路决定前途命运,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地开辟符合中国国情民情的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作者刘琼任姗姗王子潇)??青杠坡红*烈士纪念碑。巩晗摄??■感悟初心??泛*笔记本中的信仰力量??每次到访遵义,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动。这次,由一渡到四渡,又细细重走了一遍。我一边参观一边思索,除了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之外,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和支撑着*和红*能够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最终摆脱危机。??赤水河畔,有一座千年古镇,名为土城,地处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中央红*四渡赤水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在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展陈着一本已经泛*的笔记本,到纪念馆参观的人们,稍不留意,就会错过。??笔记本是罗有荣将*生前所用,泛*的纸张诉说着岁月的痕迹,清晰的字迹荡涤着后人的心灵。??展出的两页纸上,记录了年中央红*一渡赤水时,朱德向全体指战员的讲话内容——??“一个共产*员、革命战士,要做到‘三个不要’:一不要命,二不要钱,三不要家。自己不要命,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能很好地生存!自己不要钱,是为了天下的穷人过上富裕的日子!自己不要家,是为了全国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地团聚和生活。”??这段话,是罗有荣将*于年根据自己的回忆整理的。看到这个笔记本的时候,我在想:“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才会在时隔53年之后依然清楚地记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看着这个笔记本,我尝试着用一名共产*员的视角去解读:“不要命”,说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今时今日,我们必须全力工作,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不要家”,就是“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要求我们心中有大义,心中有百姓;“不要钱”,为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实现,使我们离这个目标又近了一些。??罗有荣将*把这段话一记就是50余年,记住的是共产*员的信仰和使命,这是他遵循的原则,更是他前行的力量。越仔细思索,越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浸透着信仰的力量,无私无畏的力量。??读懂了这个笔记本的意义,我一下子明白了中国共产*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那是因为一代代共产*人怀抱信仰勠力前行。信仰是力量的源泉,战争年代如此,今天亦然。??走出纪念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行走在土城老街的青石板路上,小院里一家老小正围坐在电视机前吃饭,其乐融融;*桷古树下,居民们欢快地跳着广场舞;长街被一排排温馨的大红灯笼点亮,红色灯光的映照下,四处洋溢着安详……艰难的岁月虽已远去,民族复兴伟业还在征途,我们每一名共产*员都应该坚守这份信仰,为国家和人民负重前行。(作者*娴)↓↓点击看视频↓↓

??老红*后代何莉继承光荣传统

??“要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遵义土城古镇有条老街,因为红*一渡赤水前曾驻扎于此,而被称为长征街。老街上,灰瓦房、青石阶、木门板,几乎所有场景都保留着当年红*到来时的模样。有一处“老红*何木林住居”常常吸引人们驻足。??这是红三*团第五师教导营班长何木林的住处。他年参加红*,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加入长征队伍,从江西老家跋涉到赤水河畔。年1月,艰苦的青杠坡战斗中,何木林左腿严重受伤,昏迷过去。一户赵姓的人家救了他,为躲避敌人的搜捕,村民把他安置在青杠坡的一个岩洞里,并悄悄送去食物和草药。??“爷爷的腿痊愈了,但与部队失去了联系,所以决定留在这里。为了不暴露自己浓重的江西口音,保护救他的村民,爷爷就装成聋哑人。”何木林的孙女何莉说,“这一装就是14年,他没有在外人面前讲过一句话,一直到遵义解放。”??很难想象,一个人如何做到14年“守口如瓶”。何莉回忆,爷爷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困难,咱家日子还过得去,就不要给国家添麻烦”。新中国成立后,爷爷的红*身份得到确认,*府发给他的公费医疗证,直到去世也没有用过一次。伤残*人抚恤金,他只领了两年就不再领取了。自从参加长征离开家乡后再没回过老家。有人劝他申请路费回家乡,他考虑到花费太多,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只是一遍遍念家书纾解乡愁。??“何木林在世时,讲述过很多红*故事,受众超过万人。遵从他的遗愿,家人将他生前最宝贵的手工自制弹匣带捐赠给四渡赤水纪念馆。他和红*战友被安葬在青杠坡红*烈士陵园。”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指着一张何木林讲课的照片介绍。??“红*的精神,不只是不畏艰险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还有懂得知恩图报。”这是何莉从爷爷身上学到的。如今,何莉一家仍住在土城镇长征街的老房子里。他们把堂屋布置成简单的展览,参观的人们都会来她家看一看、聊一聊。何莉说,如今她也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工作,“要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这是我的责任”。(作者任姗姗)

??■薪火传承??告诉大家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红色是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基因,从年到年,时光流逝,遵义会议精神光彩依然。一代代人来到这里参观拜谒,接受革命精神洗礼;一批批人从这里出发,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参观。总书记指出,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遵义会议陈列馆内展出的《忆秦娥·娄山关》。巩晗摄

??英雄的精神芬芳馥郁??“爷爷是我的榜样,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老红*的优秀品质。”说起爷爷,孔霞充满自豪。??孔霞的爷爷孔宪权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年,孔宪权参加中国工农红*,曾是红一方面*三*团*团长彭德怀的传令排长、十二团作战参谋。战斗中孔宪权身上多处中弹,留在当地老乡家养伤。年,孔宪权参加遵义会议纪念馆建馆筹备工作,之后成为纪念馆馆长,也是首任讲解员。??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批革命纪念馆之一,遵义会议纪念馆既无经验参考,又无样板模仿,想要建好,难度可想而知。贵州山多路陡,交通不便,翻山越岭搜集红色历史文物,艰辛自不待言。尽管困难重重,孔宪权还是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了44个县(市)及川南、滇东北5县的征集采访任务,征集文物余件。“爷爷当年曾中弹受伤,行动十分不便。贵州阴天湿冷,会诱发伤口剧痛,可他从不叫苦。无论是下乡搜集历史文物,还是在馆里接待做讲解,他都非常热情。”孔霞说,“这种不畏困难、履行责任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在耳濡目染间,对红色精神有了更多理解。”孔霞多年来一直积极投身红色文化传播,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到学校开设选修课,“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遵义会议、了解爷爷那代人的拼搏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里是‘四渡赤水’一渡的渡口,我给大家讲讲当年发生的事情。”在遵义市元厚镇,当了30多年义务讲解员的肖义伍正在为游人讲述红*四渡赤水的故事。今年70岁的肖义伍曾是元厚镇桂圆林村老支书。年1月,红一*团成功一渡赤水,肖义伍的舅妈聂永珍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两名红*伤员。从小被舅妈的事迹和红*故事深深感染的肖义伍,在舅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之后,秉持着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的想法,接过舅妈的接力棒,成为赤水河畔的一名宣讲员。从此,无论听众多少,他都热情认真、悉心讲述。近年来,元厚镇组建了以“红色宣讲进万家”为主题、以肖义伍为队长的红色宣讲队,目前已发展到几百人规模。“我要讲好英雄的故事,让大家了解他们、记住他们!”肖义伍说。??83岁的*支部生机勃勃??赤水河蜿蜒浩荡,穿过习水县隆兴镇,流经一个林木繁茂、古朴美丽的小山村——淋滩村。沿村路前行,在驿站旁边,可见一幢木质古旧的老民宅,前面立着一方黑石碑,刻着“淋滩红**支部旧址”几个大字。“这是老红*宋加通的家,也是一处红**支部的旧址。这个*支部从年5月成立那天起,一直延续到今天”,淋滩村*支部书记赵伟介绍。

红*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之一——元厚渡口。涂敏摄

??淋滩村曾是中央红*二渡和四渡赤水的一个重要渡口。当年,宋加通等红*战士因作战负伤,无法跟随部队前进,被乡亲们救下,留在村里养伤,心中一直记挂着和组织恢复联系。年5月,在中共古蔺县地下*组织的联络与帮助下,宋加通等几位红**员接上了组织关系,在淋滩村成立红*地下*支部,地点就设在宋加通的家里。??历经80余年薪火相继,这个建立于烽火年代的*支部愈发生机勃勃。曾经“荒山秃岭乱石坡,经济萧条路坎坷”的淋滩村,而今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史馆和村口的休闲健身广场远近知名。全村10个村民组,有*员43人,以村民组为单元,设置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村委会实行开放型一站式办公,保证村民有事及时处理、及时反馈。村里定期开设红色课堂,向大家宣讲*策理论、民生事项,并将*课讲堂搬到红色遗址,让*员干部重回革命现场,感悟初心使命。??淋滩村不仅有红色精神,更有红色资源。近年来,淋滩村*支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施红色旅游*小组“薪火传”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淋滩“红色+古色”的旅游资源。同时,当地还立足甘蔗资源和古法制糖的技艺传承,进行红糖产业深加工,提高产业收入。“90后”赵伟坚定地表示:“了解淋滩红**支部的历史后,我更清楚肩上担子分量,唯有加油干,带领全村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不辜负红色淋滩的使命传承。”??让红色文化深植广播??在遵义会议陈列馆,一个戴着红领巾、身穿红色讲解服的小女孩,正为游客介绍遵义会议的历史故事。清晰的表达、自信的神态、对红色历史的信手拈来,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她叫张瑞凝,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一名“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通过讲解,我对革命前辈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小姑娘说。像张瑞凝这样的“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在遵义还有数百名。让红色文化种子植根心间,就要在学校加强红色历史教育。除了“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活动外,遵义市将“长征故事进校园”活动与“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融为一体,通过寻访“红色足迹”等形式营造学习红色文化氛围。全市大中小学校组建“红色艺术团”,开展讲红色故事、演长征故事等校园文化活动,推动红色文化在校园中传播。

娄山关红*战斗纪念碑。巩晗摄

??走进娄山关红*战斗遗址旅游区,宽阔的胜利广场上,生动的浮雕呈现着鲜活的革命历史场面;一条玻璃栈道悬浮上空,连接起辽阔的娄山关风景,给人壮美的观览体验。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常年人气不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遵义市重点突出红色旅游特色,重点建设遵义会议旅游区等五大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从年到年,遵义市红色旅游累计接待1.95亿人次。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电影《遵义会议》、舞台剧《伟大转折》等反映红色精神的文艺作品,为遵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将红色资源与旅游项目充分融合,不仅提升了地方经济,还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遵义会议,传扬红色精神。”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曾祥铣说。??实事求是,砥砺奋进,红色文化播撒进人的心中,化为巨大的内生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遵义会议精神激励下,在遵义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遵义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遵义市立足实际,修建“组组通”公路,实施精准扶贫*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找到了致富新路,城市有了经济抓手和新的增长点,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与日俱增,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正在书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作者刘琼王子潇任姗姗)???■*史撷英??遵义会议会址确认记??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坐落着一幢青瓦灰砖砌就的两层小楼,这是人们所熟知的遵义会议会址。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寻找和认定会址颇费周折,用了4年时间。??年,为庆祝中国共产*成立30周年,中共遵义地委、遵义地区专员公署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委员会筹委会,决定筹建遵义会议纪念馆,于是组织人员着手寻找和确认会址。??当时,一些群众回忆说,遵义老城杨柳街的天主堂可能是遵义会议开会的会址。随后,经筹委会初步认定,“遵义会议地址”的牌子被挂了上去。??这个由法国传教士兴建于年的天主教堂,真的是大家要寻找的会址吗???年1月,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机构致函中共遵义市委称:“在某个文件上查出,年中央*治局扩大会议是在遵义旧城一个*阀柏辉章(当时为师长)的公馆内召开的。”??会址弄错了???有关部门赶紧将“柏公馆”的照片、地图等报送中国革命博物馆,请其加以鉴定。??年8月,杨尚昆同志电告贵州省委:“遵义会议是在黔*阀柏辉章的房子里召开的。”这一线索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说法相互印证。??据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长、研究员费侃如介绍,年11月,经文化部批复,原本设在“柏公馆”里面的遵义地区公安处搬走,“遵义会议地址”的牌子挂到了“柏公馆”的正门上。??年10月,会址经初步维修筹展,开始对内部开放。直至年7月1日,才正式定名遵义会议会址对外开放。??年11月3日,邓小平同志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当走过二楼东过道小客厅时,邓小平同志环视着厅内的长桌、椅子、挂钟、壁柜和彩色玻璃窗,对陪同的同志说:“会议就是在这里开的。”并指着里侧的角落说:“我就坐在那里。”??从会址出来,邓小平同志一行又来到遵义天主堂。他们发现,这里实际上是当年的红*总*治部驻地。(作者*娴)????一个陶坛与两枚铜钱??在遵义市四渡赤水纪念馆里,有这样一套“组合”文物——一个陶坛,两枚铜钱(见上图。曹行燕摄)。陶坛是土陶,外形已经破损,坛体用篾条绑着。两枚铜钱保存完好,铜钱的一面刻着“四川铜币”的字样。这套文物,是年赵奇志老人捐给纪念馆的。而说起这套文物,背后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年2月,红*在贵州二渡赤水转移时,经过二郎坝。二郎坝是遵义一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子,赵老汉是二郎坝的村民。这一天,赵老汉忽然听见急促的叩门声。循声过去,赵老汉悄悄地打开门,敲门的是途经这里的红*战士,他们想向赵老汉借一口锅烧水。赵老汉把屋头的吊锅拿出来,又叫家人帮着红*战士们烧火。此时天色已晚,气候已寒,红*战士们准备在坝上过夜。“到屋头睡吧,外面冷呀。”赵老汉请战士们到屋里休息。可红*战士们说部队有纪律,婉拒了赵老汉的好意。??第二天一早,红*战士把锅还给赵老汉时,发现赵老汉家的水缸里没有水了,便主动提议去帮他挑一担水来,拎起桶奔向河边。挑水回来时,战士将门推开,却听“咣”的一声,原来是战士推门时不小心,将旁边的一个坛子碰倒磕破。赵老汉说没关系,不过是一个空坛子。可红*战士执意表示,打坏东西一定要赔,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布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两枚铜钱,“我们只有这些钱了,如果不够的话,将来我们一定补上。”??红*离开后,赵老汉握着这两枚铜钱对儿子赵奇志说:“这是仁义的队伍呀,你去拿篾条把这个坛子框起来,破坛子咱也要,不要丢了,这是个念想。”??很多年过去,这个用篾条绑起的坛子和两枚铜钱,静静地安放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里,引来人们注视的目光。这是红*队伍纪律严明、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作者王子潇)

来源:人民日报

微编:*勇“贵州改革”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年秋季起,贵州遵义普通高中使用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