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在村,一般病在镇,大病在县。”为推进全市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给县域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健康服务。11月3日,遵义市卫生健康局、遵义市医疗保障局召集各县(市、区)卫健、医保部门负责人,在余庆县召开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培训会暨工作推进会。
会上,余庆县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分享交流了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从年起,经过6年的努力,余庆县将公共卫生机构纳入医共体建设,实现县乡村医共体建设全覆盖。自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余庆县构建了“*府办医、医院管理、城乡融合发展”三大体系,形成了“三改同步融合发展”,余庆医改模式在全省全面复制推广。
习水县卫生健康局、医院温水分院、医院相关负责人也在现场会上“传经送宝”。如凤冈县“县级医疗集团+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赤水市、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县域医共体模式。
目前,遵义市12个县(市、区)纳入全国县域医共体试点,共组建紧密型医共体25个;全市规划布局乡镇医疗中心50个,已启动建设38个;帮助成员单位规划特色专科54个,启动建设30个。
11月3日上午,参会人员还分医院北院(松烟中心卫生院)、医院、余庆县医管中心,现场观摩远程影像诊断、互联网支付、智慧医疗远程会诊、数字化预防接种、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医养一体建设等。
遵义市卫生健康局*委书记、局长、市医改办主任刘勇表示,医共体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实现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发展同步、责任共担,也促进县域医疗“资源”活起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镇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让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得以发挥。另一方面,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让医患以镇村的收费标准,医院医疗服务,能有力支撑分组诊疗服务。
一个成功的医共体,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合理分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卫生事业人才良性流动,转变广大患者的就诊模式,提高地区的整体医疗水平。可以说,医共体建设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次自我整合、自我优化、自我提升,是典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资源上下贯通的有效途径,将为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问题发挥积极作用,对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遵义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有娟
编辑
田仁孝(实习)
审核
冷泽学
遵义日报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品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