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7′20″~°5′24″,北纬25°19′24″~27°1′40″,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其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1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8℃。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势的不同,各地气温有一定差异,总体趋势是南部气温高于北部,东部气温高于西部。境内年日照时数为~小时,无霜期~0天,降雨量~毫米,相对湿度为78~84%。
图全球寒武系苗岭统和乌溜阶GSSP(“金钉子”)交通位置和周边的地质图
二、区域地质概况乌溜剖面位于贵州剑河县革东镇八朗村后山,距八朗村约1km,由赵元龙、黄友庄等于年测制,年和年重新测制,年对各层的厚度进行了修订。该剖面总长约多米,其中凯里组厚.2m(袁金良等,2)。黔东南州地跨扬子准台地与华南褶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地层从元古代的四堡群、下江群,埃迪卡拉系至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到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代的第三系、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寒武系发育广泛。图4中国南方贵州省八朗村和川东村的乌溜-曾家崖和尖山段地图(据Guo,Qingjun等,)图5研究序列的古地理:(A)寒武纪古地理图(据scotese和McKerrow,;Saltzman等人,0);(B)所研究剖面的沉积环境示意图(据zhangetal.,)三、划分依据贵州乌溜—曾家崖剖面为寒武系第三统(苗岭统)及第五阶(乌溜阶)共同底界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该界限以印度掘头虫Oryctocephalusindicus的首现(FAD)为划分依据。
[1]赵元龙,袁金良,郭庆军,彭进,尹磊鸣,王春江,杨兴莲,杨宇宁,孙海静.剑河八郎国际寒武系第5阶GSSP研究的新进展及前景[J].地层学杂志,,7(04):-.图1乌溜-曾家崖剖面石碑图2剖面附近图四、主要科学参数五、研究历史简述在国内上个世纪60年代张文堂提出传统中下寒武统界线的划分标准;传统下寒武统的顶界应限于Redlichiidae三叶虫的消失为止(张文堂,)。到了80年代初有学者(卢衍豪等,)提出扬子区传统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在Kaotaia带与其下的Kunmingaspis—Chittidilla带之间,岩石地层上则位于毛庄组与馒头组之间,后因毛庄组陆续发现一些类似北美晚Olenellus期的Antagmus、Eoptychoparia等的三叶虫及Redlichia,界线的划分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卢衍豪等()经重新研究,将毛庄组的生物带由上而下划分为Shantungaspis带、Yaojiayuella带及Qiaotowaspis带,因Qiaotowaspis带产Redlichia及与Antagmus、Eoptychoparia等相似的Mantoushania、Weijiaspis等而置于传统下寒武统,传统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在Yaojiayuella带及Qiaotowaspis带之间,毛庄组为跨时代的岩石地层单元。赵元龙教授从年便开始对寒武系第二统和第三统的界线进行研究,研究时间至今已经长达28年。—年,赵元龙教授先后著文提出了关于划分传统中、下寒武统(寒武系第二统、第三统)界线及国内外对比的方案,认为界线以Oryctocephalus(掘头虫)的出现作为标准。年,袁金良、赵元龙提出印度掘头虫Oryctocephalusindicus作为传统中寒武统(寒武系第三统)的开始。年8月,赵元龙、袁金良、LindaB.McCollum及FrederickA.Sundberg在剑河八朗村后山脊测制凯里组剖面(乌溜—曾家崖剖面)并采集化石。0年,赵元龙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确定印度掘头虫Oryctocephalusindicus的首现点位于乌溜—曾家崖剖面距凯里组底界52.8m处。1年的国际寒武系再划分现场会议中,中外学者考查了乌溜—曾家崖剖面。
9年,美国Sundberg教授至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进行FAD分子首现位置的验证工作,其研究结果与赵元龙教授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年,寒武系第五阶工作组通过选举,大部分成员认可印度掘头虫Oryctocephalusindicus作为第三统和第五阶的首现分子。期间赵元龙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对剖面进行了多学科多方面的(岩石、生物、年代、化学、层序地层等)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掘头虫Oryctocephalusindicus的首现位置与其他要素的变化特征相一致。
6年8月及9月,赵元龙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与美国Sundberg团队分别向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提交关于寒武系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的提案。8年6月21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了寒武系第三统(苗岭统)及第五阶(乌溜阶)共同底界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