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让每座城市放飞梦想我与一座城人民网
TUhjnbcbe - 2024/8/19 18:08:00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遵义。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大庆。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青岛。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深圳。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到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超过六成,八亿多中国人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大大小小的城市,成为人们密不可分的生产、生活场景,成为现代化生活发生与延展的舞台,成为与人们血脉融通的新的生命机体,也成为我们认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视角。本期大地副刊“我与一座城”特辑,讲述的就是四位作者与四座城市的故事。

——编者

为遵义高歌

胡启涌

遵义,红色的遵义。只是懵懂时的一次邂逅,就为我的人生染上了红的底色。我随父亲挤在一辆货车驾驶室里,颠簸着,终于在灯火夜色里到达遵义。第二天一早,父亲与货车师傅去办事。我留在驾驶室里等他们,看着窗外来往不息的车辆和行人,数着那从未见过的幢幢高楼。

中午,父亲办完事,带上我去看遵义会议会址。那时我才读小学,对遵义会议的意义并不全懂,但我知道这幢木楼里的故事书本里有,与父亲来到这里,心中就觉得无比荣幸。曾是多么遥远的事,一下子都出现在眼前。父亲还带我去了红军山。我记得山上有座高大的纪念碑,有一尊女红军塑像,松林中有几排红军烈士墓,站在山上,还可看见湘江河穿城而过……回到学校后,老师讲到红军过草地、遵义会议的故事时,都会叫我给同学们讲讲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的感受。一片红色,开始在我幼小的心里葳蕤滋生。

为遵义高歌成了我的梦想。爱上写作后,我的稿子一篇一篇寄向《遵义日报》。稿子不时用出,倍受鼓舞的我转向研究长征文化,自费去收集和寻找当年红军在遵义留下的故事,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我坚信,那些还散落在遵义各地的红色故事,我有责任去拾起,有义务去记下。年,我辞掉了村里的工作,去《遵义日报》当了一名特约记者。这是改变我人生方向的一次选择。那一年,距离我第一次到遵义城已时隔十七年。

我在这座城市不停奔忙,努力采访、写稿,采掘红色的文化,宣传红色的遵义。一人在外,家的牵挂,工作的压力,不时让我心生苦恼。这时,我就会去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独坐一阵,去静心阅读每一块石碑上滚烫的文字,将那份输送给我的力量妥妥存放,在心中酝酿成一种不竭的动力。

即使工作变动离开了报社,我仍没有放弃寻访老红军,收集和整理红军战士记忆中的“遵义会议”。年9月,我去成都看望九十多岁的老红军向轩。他九岁时随部队从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开始长征。我说来自于革命老区遵义时,他兴奋地拉着我的手:“遵义会议救了红军。我还想在有生之年再去看一看。”我专门到遵义会议会址拍了照,第二年,再次去成都看望老人,给他看了会址和毛泽东同志在遵义住处的相片。年,我去黄平县看望年过百岁的老红军马崇德。老人听说我们来自遵义,尽管吃力,仍站了起来,举起右手向大家行军礼。

去年,我被聘为贵州省文史馆研究员,研究长征文化更成了我的分内之事。我幸福于这份工作,我将倍加珍惜地呵护自己与遵义的难得缘分。

我的大庆情结

陈泓

年10月,我怀揣大庆市人民警察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搭乘北上黑龙江的火车,离开家乡。抬眼望见“大庆站”三个霓虹大字的时候,我第一次真切领教了大庆的寒冷——仿佛一下子钻入了冷库,呼出的热气立即化作一阵白烟,在眼前飘过。我不由自主地跺着双脚,就着候车的连椅,穿上母亲特意放在包里的棉袄棉裤。

坐上通往王家围子的公共汽车,未到上班时间,车上并不拥挤,除了出行上班的大庆市民,中途多有穿着厚重工衣和棕色翻毛工靴的石油工人上上下下。他们或站或坐,并不喧哗,身上沾染大片乌黑发亮的原油,看样子是刚从井场夜班归来。车窗外,不时闪过一处处井架和一簇簇抽油机——这里,是中国石油的福地。

大庆因油而生,一处处油田生活区、生产区散布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我就读的学校往东不到一公里,即是一望无垠的草甸子,那里人烟稀少。我上驾驶课时,曾坐在学校的东风牌大卡车里狂奔一个小时,竟未看到一户人家。黑土地、草甸子、水泡子,是我对大庆自然景观的深刻印象。

萨尔图是大庆的一个市辖区,但当我来到它的广场,发现几座巨大的抽油机在雪地里一字儿排开,不远处的马路边、居民小区里和机关办公楼旁,也都赫然矗立着这种大家伙。广场一侧,两座高大的作业井架傲然屹立,塔尖的红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轰鸣的机器吊起黑色的油杆。大雪纷飞中,满身油污的石油工人操动着钢铁大钳。当这种我想象中只有在石油会战前线才能见到的作业场面,醒目地出现在城市中心街区时,我的心头一震:这可能就是大庆的气质。

那年毕业前夕,我陪一名同学去大庆红岗区解放村,向他的姑妈姑父告别。同学告诉我,他姑父是王进喜的队友,立过多次功,因患腿疾,退休在家。我跟老人聊天,提起王进喜,他似乎一下陷入了回忆,接着缓缓说起当年的故事:天寒地冻,要开钻了,水管还未接通,工人们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五十吨水,钻成了大庆第一口油井。

我再次回到大庆,是毕业二十年后的一个秋天。那次我到齐齐哈尔出差,无意买到一张途经大庆的车票。一路上,脑子里不断变幻着当年的场景。当广播报出前方大庆站时,我的心猛然提了起来。

列车驶入大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湿地和翱翔的水鸟。连片的湖泡,绿带相连,构成迷人的城市风光。我未加思索,在大庆站下了车!伫立在车站广场上举目环顾,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昔日低矮的候车室变成了宽敞明亮的高大建筑,站前广场周围高楼林立,清洁的道路上车流不息。我给当年睡在我下铺的室友发了条信息。晚饭后,我随他漫步街头,街道华灯初上,路边蒲草丛生的天然湖泊与城市建筑交相辉映,湖面宽阔,鹭鸟成群,霓虹映照湖面,繁星落入水中,一派旖旎风光。大庆已从当年的荒原样貌变成了现代生态城。

时光漫漶,岁月抹痕,但我的大庆情结始终未改变。聚餐时,我会点地道东北菜,我爱吃冻梨、酸菜饺子,我喜欢听东北话、看二人转,更爱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尽管岁月花白了我和我的同学们的头发,时光发福了我们的腰身,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还保留着一块属于青春的最深情的地方——母校在那里,铁人在那里。

多想,再回大庆!

活力青岛

王溱

小时候,我喜欢跟小伙伴到海边看海上的大船。满载货物的各式船只缓缓驰向码头。但那时的港口规模还小,船其实也不大。现在呢?空闲之余我还是喜欢去海边看大船。如今的大船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万吨寻常,几十万吨也不稀罕。青岛港的吞吐量从两亿吨、三亿吨,一直攀升到去年的六亿吨。“二齿钩子”“撑棍”这些当初的装卸工具已成历史,全自动化的智慧装卸是现在港口的新“工具”。

有许多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去青岛港。每次走进港区,都能闻到一股新鲜的气味,似乎到处弥漫着时代进步的气息。那些高大敦实的集装箱,那巨无霸式的装卸机械,还有那些摆满了各式计算机的操作室,让人感觉这里充满了活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做小生意的外公带着全家移居青岛。多年后我问母亲,为什么大老远来青岛定居?母亲说,外公觉得青岛有活力、有机会。我母亲曾住的那条街上,一字排开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工厂。在县城教学的父亲辞职来到青岛,看重的也是青岛的生机和舞台。那时候,青岛啤酒已经有了胶片广告。创意大胆浪漫,制作技术超前,让人大开眼界。广告背后是城市的底蕴和潜力。正是这股清新时尚之风,吸引了无数活力充沛的青年。

到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学工”。我印象最深的是戴着白色工作帽、穿着白色工作服的纺织阿姨和姐姐。在我眼里,她们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在轰响的织机声中,那些美丽的女工不停地巡视着,聚精会神查看每一道织布。那时,我知道了纺织业有“上青天”这个称呼。那是当时中国工业经济地位和分量的标志。“上”是上海,“天”是天津,而那个“青”,就是青岛。能与两个直辖市比肩,该是多么令人自豪!

时光流转,城市的面貌也在变迁。上世纪80年代末,我去青岛东部拜访一位朋友。公交车跑了足足一个多小时,越跑越荒凉,最后竟满眼都是野地。想不到,十几年后,我的家就安在了这块地方。但此时能住在这个地段,已变得令人羡慕了。因为90年代青岛开始向东发展。数年后,一个繁华的新区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老市区到崂山底下,长长的几十公里,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种商业、文化、娱乐场所遍布。那年我站在新建的办公大楼窗前,望着对面五四广场上硕大的雕塑“五月风”,思绪万千,感叹不已。

最近,我得知青岛一些年轻干部要去上海、深圳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当学员。他们除了来自机关事业单位,还有不少来自企业。让年轻人去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的标杆和榜样城市开眼界,长知识,学办法,寻高招,这让我想起90年代初,青岛全市改革开放大会后,我随市里第一支赴国外培训队伍到新加坡学习。人的观念意识的改变是最好的改变。用心学习带来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其作用,远不能用数字来衡量。这是让这个城市始终保持朝气与活力的途径之一。青岛的城市历史算起来只有“两甲”,与那些千年古城相比,还很年轻。身为青岛人,我喜欢青岛的这种朝气,希望它永远葆有这可贵的特质。

深圳是片海

秦锦屏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背着行囊包裹,携带着黄河的印记,一路向南,来到深圳。眼前的城市是崭新的,“新”到让我有些无所适从。我宽慰自己说,既来之,则安之。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不正是我梦中的远方吗?

只是,在此,我深深感受到了身居异乡、一种欲语还休的氛围。那应该是当时所有来深圳打拼的人们的通感吧。我在深圳一个基层文化站当内刊编辑,每次组稿,邀约各路作者前来参会,陌生人见面,开场白几乎都是从“您好,幸会,幸会……您是哪里人啊?”开始,我听到的答案大多是:湖南的,江西的,东北的……我也会回复对方:我是陕西的。话一出口,对方就会与我聊大雁塔、兵马俑……我们几乎同时把置身的深圳给忽略了。我们这些在深圳的、有着共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聊文学,聊故乡,现在回想起来,却似乎很少聊正包容着我们的深圳……那时候,我们都还只是深圳这片海里带着故乡记忆的鱼。

最难熬的属年关。好多人购买了通往故乡的车票,挤上了“春运号”列车……深圳的大街上张灯结彩,同时也空空落落。偶然开张的店铺,门前临街的条桌上,必然整整齐齐摆着几部电话。电话按分钟收费,每分钟加钱。这场景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中,直到现在,每每有人在网上逗乐说“再聊五毛钱的天儿吧”,我就会想起最初到深圳的年关,手里捏着一把钢镚儿,耳朵上夹着电话,眼睛盯着电话机屏幕的往事。

当我开始拿着手机发短信、通电话的时候,我的生活在那一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租屋,比以往更宽敞了,我拥有了一个可独立使用的小书桌。饮食上,我完全接受了南方清淡原味的食材,而且也能自己下厨做一桌南方菜。工作之余,我不再蜷居于斗室或图书馆一隅,用文字排解乡愁,而是开始活力四射、呼朋引伴去探访深圳之美。南山的伶仃洋,雄视伶仃海面的左炮台、右炮台,留下我探访本地历史的脚步声。福田水围一带,我陶醉于“大盆菜”的食物之香。记忆里,那些年,还寻访过龙岗的“舞火龙”、沙井的“沙井蚝”……林林总总,让我读到这座城市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厚的历史渊源。深圳,在我心里,不再只是打工或者寄居的地方,也不再只是别人口中的经济高地、发展特区。看着深南大道上闪烁的霓虹,我总觉得,多么像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聚在深圳的兄弟姐妹,一起发光,一起闪亮。我们的人生,已与这座城市不可分割。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有我们的一份力。

当我完全熟悉了这座南方城市,热爱就变成了春夜里的笋,不知不觉就拔节长高了。安居乐业之后,我心里萌生出更多的美好期待。首先想要拉近异乡与故乡的距离,于是接来父母亲人在深圳团聚。我带他们去看海,看来来往往忙碌的货船,看鸥鸟翔集,穿云破雾,看这个城市最美丽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仿佛要把我在这个城市的所有经历都展示给他们。

时至今日,我还保留着业余时间“看”深圳的爱好,因为,这座城市实在是变化得太快啦!如果不及时看,我真怕留不住她的倩影,以后无法给亲朋好友讲她新的动人故事。我愿继续做一条鱼,在这片蔚蓝的海里畅游。无声间,这片海,已从异乡变家乡。

版式设计:蔡华伟

《人民日报》(年10月06日08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每座城市放飞梦想我与一座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