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举国同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荣耀。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迈步走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各地将如何砥砺奋进,争取更大光荣?人民网推出“守初心·启新程”系列报道,说变化,聊规划,看各地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描绘新时代的发展蓝图。
“上学和就医都在家门口,方便得很!”今年48岁的成信梅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中山村人,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家6口从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的大山深处搬到柏杨林街道和美社区,享受到了便捷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一个小家的变化,折射出的是贵州发展的日新月异。如今,贵州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万群众搬出大山,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从“苦业”到“乐业”、从久居深山的农民到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和公共服务的“新市民”的转变。年,贵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城镇新增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84万人。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贵州乘势而上,提出加快推进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年,城区新增人口突破“3个万”目标:即省会贵阳、市(州)中心城市、县城分别新增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同时以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三改”为重要抓手,以“强省会”为突破口,奋力推进城镇大提升,使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62%左右,与全国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以内。
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强省会”“双城记”协调并进
近日,贵阳轨道交通S1线再传好消息,S1线一期金竹站—中曹司站区间隧道顺利进洞,标志着贵阳轨道交通S1线工程土建5标隧道正式开工建设,贵阳贵安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快进程。这是贵阳贵安推动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具体举措。
今年4月,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贵州将全力推进城镇大提升,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推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做强遵义,与贵阳唱好“双城记”。
贵州通过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集聚发展要素,贵阳城区常住人口突破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以上、首位度(形容市场竞争力的指标)提高到27%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各类总部企业达家以上,经济总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在省会城市中实现赶超进位。遵义则要加快构建融入成渝、联动贵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到年地区生产总值达亿元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万以上、建成辐射带动作用更强的省域副中心,遵义都市圈常住人口达到万以上。
“贵阳和遵义是兄弟城市,在发展势头上‘竞相绽放’,在产业布局上独具特色、分工协作,在城市推进上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勰说。贵阳是贵州省会,也是全省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聚集地,具有全省最好的发展条件;遵义是贵州第二大城市,除具有北接重庆、南邻贵阳的区位优势外,还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经济总量正迈向亿元大关,具有打造辐射带动作用更强的省域副中心的良好条件。
7月1日,遵余高速(遵义至余庆)正式通车,从遵义到余庆的时间从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为70分钟,黔北到黔南、黔中、黔东南地区的时间均大幅压缩,为余庆紧贴黔中、立足遵义、面向成渝、一路向北,融入贵阳、遵义都市圈核心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十四五”期间,贵州将支持贵阳、遵义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货运枢纽发展,以都拉营公铁物流园等多式联运大型货运枢纽为重点,引导物流节点拓展国际运单、冷链物流等服务功能,同时加快贵阳客运北站等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深度挖掘旅游、娱乐、购物、仓储等新消费市场,打造一批不同特色、主题鲜明的新型服务区。
除了“强省会”和“双城记”,贵州还做到全盘谋划、统筹兼顾,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强化极核、圈层推进、点轴联动、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安顺、遵义2个都市圈为核心,六盘水、毕节、铜仁、凯里、都匀、兴义6个城镇组群为重点,盘州、威宁、仁怀、德江、赤水、松桃、兴仁、正安、独山、榕江10个重要区域性城市为支点,一批县城和重点小城镇为节点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实施城市更新创造高品质的城镇生活
管道埋地下、水表入室来、路面黑油油,走进贵阳市云岩区西出口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曾经随处可见的路面管道已经深埋地下,空中“蜘蛛网”也不见了踪影,坑坑洼洼的小区路面被平坦整洁的柏油路取而代之,整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贵州以“三改”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通过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等举措,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在增强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先行优势,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让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生活在智慧社区,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大数据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上线以来,黔南州瓮安县河滨社区实现电子“保安”24小时在线巡逻、数据系统自动分析和预警、进出车辆全部云上登记、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口纳入人脸识别系统管控,居民王平珍住得很安心。
居民住得不仅要安心,更要舒心。按照规划,贵州将在3年内完成已列入计划的41万户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背街小巷改造,5年内全面完成70万户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和剩余20万户棚户区改造,给居民打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5月19日,个新型城镇化“三改”项目集中开工,贵州“三改”工作全面铺开。省会贵阳围绕建成特大城市目标,提出至年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个、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条;毕节市先后出台《毕节市关于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毕节市城市“三改”工作方案》,认真指导各县(区)做好“三改”专项规划编制和项目谋划;安顺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市棚户区改造存量任务消化、城镇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问题房开’化解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三改”工作……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志宏表示,贵州已建立“十四五”新型城镇化项目库,督促各地围绕“三改”和产城融合、养老托育、医疗卫生、市政设施、生态环保、商贸物流等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目前在库项目1.8万个、总投资6.7万亿元,第一次省级基本建设前期工作费已安排万元支持45个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
提气质、升颜值,贵州各地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建设步伐,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城镇大提升的强大动力,一个个老旧小区换了新貌,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推进产城融合做强高质量的城镇经济
初秋时节,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城市湿地公园内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公园一侧,宽阔笔直的道路不断向前延伸,连接着10多公里外的产业园区。“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就近就业。”园区内,家住附近的靳晓正与工友组装着产品。
完善城市路网建设,实现产业带动发展,金海湖新区不断激发当地“动能”,让“产业活水”源源不断注入园区发展,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发展环境,而且让周边村民也跟着受益。年,该园区完成规模产值.8亿元,家入驻企业解决就业10余人(次)。
对内,充分激发潜能;对外,不断促进融合。金海湖新区巧妙处理好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关系,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既做到相互促进,又实现协调发展,成为贵州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迈入“十四五”发展新征程,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促进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贵州明确,未来5年将建成5个千亿级、10个五百亿级、40个百亿级开发区;开展园区、坝区、数区、城区、景区“五区”联动招商,每年引进优强企业0户以上,力争各类市场主体达到万户。
5月11日,贵州举行“强省会”行动推介暨“苏商入黔”集中签约活动,江苏企业家与贵阳贵安现场达成合作项目超70个,投资意向金额超亿元。这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一件大事。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珠峰说:“看重的正是当地在大数据产业上的发展基础,以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措施。”
近年来,贵州深入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每年引进优强企业0户以上,力争各类市场主体达到万户;新建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家,积极申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改造提升和培育发展一批步行街、商业综合体和文旅消费聚集区,打造个以上城市商圈和条夜间经济街区,加快建设社区便利店、家政服务设施等;力争城镇化投资累计达到3.5万亿元左右,城镇人均年消费达到2.5万元以上。
新征程,新蓝图。站在“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起点上,贵州正聚力走出一条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强劲动力。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