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知上有作为,在行上见成效遵义教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遵义市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实践多形式学习模式,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新、走深走实,扎实推进师生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上下大功夫,在真抓实干、善作善为上出好成果。

遵义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充分发挥红色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通过重走长征路、走进革命圣地、走到教室宣讲等方式,把严肃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让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育更多有文化、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遵义人。

连日来,遵义市多名党政一把手、有关部门领导走进校园为师生上思政课,引导学校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5月19日,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深入遵义四中调研,走进教室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加油鼓劲,寄语青年学生要立足新时代、找准新坐标,跑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力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余庆县委书记令狐绍辉为该县中职学校师生上了一堂以《学党史悟初心担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题的思政课。汇川区“娄山红·一条腿的长征”的故事在校园得以津津乐道。此外,遵义师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航天职院等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思政课。

立足主渠道完善红色文化融入课堂的多元学习平台,遵义市教育系统导入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文化深入贯彻到思政课教学中,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各地各校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多渠道融入,有效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  
  红花岗区8万余名师生一同观看了一堂以“云上”宣讲网络直播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思政课;红花岗区教育局与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运用“小蚂蚁”实景课堂全新教育理念和先进技术,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专题实景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云上”思政课,让两地小学多个教学班学生不出校园就能云游革命故地、身临其境地学习革命先辈精神开创了学科课程和德育教育课程新模式。

遵义师院组织余名师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之“青春我最红--走进红色纪念馆”节目录制,通过现场竞答、主题演讲等,学党史、悟初心。
  遵义职院与中国职教学会党建工作委员会合作,承办“全国共上一堂课--六种精神话党史”现场教学等12项系列活动;与全国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联盟合作,携手全国24高职院校发起“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云课堂。并在
  全市各地各校纷纷在官方
  该市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沁润作用,推进红色文化育人,让党史学习“动起来”。各地各校紧抓课堂教学主阵地,依托贵州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长征文化研究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遵义职院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三线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深入挖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等革命旧址、石刻标语、红色歌谣、革命民谣等红色元素,凝练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战斗事迹,将源远流长的遵义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把党史学习深度嵌入“红馆”“红库”“红课”“红歌”“红剧”等载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着力构筑以红色基因传承为主线的思想精神高地。

遵义师范学院通过“长征课堂”深耕遵义红色沃土,组织近名学生参加新华社《红色追寻》直播活动,通过红色剪纸展出、情景剧演出、《长征组歌》合唱等,感悟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用好“娄山大讲堂”红色文化宣传平台,组织余名师生开展“喜迎建党百年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接力赛活动;编写《个红色故事》《首红色歌曲》《首红色诗歌》等作品。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依托“思泉讲习堂”“龙思泉志愿服务队”等平台,组织实施参观一批革命遗址或纪念馆、诵读一部红色经典、举行一场师生红歌赛、举办一次师生党史竞赛、观看一部红色电影等“五个一”活动,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广大师生中走深走实。
  各地各校深入开展“长征故事进校园”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教师编写小学、初中《长征故事进校园教师指导用书》,共印发初中版册、小学版册和11.5万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丛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本丛书》系列丛书;组织开展征集长征故事进校园优秀德育活动案例、教学设计评选活动2次,征集作品余篇,评选优秀作品篇。坚持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娄山关”红色研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  
  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汲取前行力量,遵义各地各校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与史同行,在“知”上有作为,在“行”上见成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春燕

编辑 蒋洪飞

编审 陈富强 王其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