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关夜断飞龙塞,细柳营连洗马滩”“三街六巷九狮子,四里五坛百庙堂”“看名城遵义,苍山环绕;林川涧洞,壮丽风光……”古往今来,不乏有文人墨客留下对遵义的记录,不同人眼中的遵义也各不相同。那么,摄影师眼中的遵义又是怎么样的呢?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资深摄影师,在他漫长的摄影生涯中,一直坚持拍摄遵义,用他的作品记录着遵义的美好与变化,让这座城市有了许多永恒的记忆。他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红花岗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舒文滨。初冬暖阳下,记者来到舒文滨家中,在道明采访来意后,舒文滨抱出一大卷他收藏的以前参展的老照片。随着照片徐徐展开,子尹路、民主路、大十字……一张张80年代的遵义照片展现在眼前。“这是杨柳街口,拍摄于秋冬季,左边摊贩车全是卖水果的,右边是店铺。”“这张是在长征路拍的,也就是现在的老城步行街,可以看到两边都是店铺,许多大人带着小孩出来逛街。有一次展出这张照片,有个人在照片里看到了他的家人,还联系我帮忙洗一份给他。”伴着舒文滨对老照片详细又生动的介绍,记者仿佛穿越到80年代的遵义老城。破旧的瓦片房、坑洼的水泥路,与如今带特色黔北民居风格的楼房、整洁宽敞的沥青路和石板路等形成鲜明对比。正是因为舒文滨的记录,近五十年来,遵义在破茧成蝶中留下的“印记”可以被我们看到。舒文滨今年69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遵义人,年,他进入遵义市防疫站负责宣传工作,也正是这份工作让他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我喜欢画画,为了收集更多素材回来画画,便于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我就开始学习摄影。后来还带着照片参加了各类影展,让我对摄影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舒文滨说。除了舒文滨向记者展示的参展照片,在他的电脑里,还存放着上万张关于遵义的照片。在如此多的“遵义记忆”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张拍摄于年的大十字的全景图。“我小时候就住在这栋楼里面,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楼上看路过的汽车,那会儿可不像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开上汽车。”舒文滨指着大十字全景图上的一栋小楼说,拍摄这张照片可不容易,是由几张胶片拼接而成,相当于现在手机的全景拍摄功能,对比起来,现在的摄影要先进得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一晃51年过去,舒文滨用镜头跟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见证了遵义这51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公园绿地花团锦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现在多是高楼大厦、湿地公园,城市环境好得很,拍出来可漂亮了!”舒文滨说,摄影是他毕生的爱好,在他的镜头里,遵义是多彩的,他会坚持用相机定格遵义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让后辈们能通过一张张带着炙热和深情的照片感受遵义的发展脉络,讲述遵义故事。红花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芳编辑何美二审杨柳三审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