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肺气肿患者冬季自我防护 [复制链接]

1#

肺气肿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病人经常动一动就气喘吁吁,寒冬天气,更会因为每一次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连日常生活起居都变得困难了……

肺气肿患者宜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功能衰竭等,而肺气肿也是一种为老百姓所熟悉的会导致呼吸困难的疾病。肺气肿其实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为何平地走路也会气喘

老病友都知道,肺气肿的一个典型体征就是“桶状胸”。正常人的胸廓是左右径大于前后径的,而肺气肿患者的胸廓前后径因肺的膨胀而增大,接近与左右径,整个胸廓呈现圆桶状。此外,肺气肿还是(有)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动则气喘”。

一般人在剧烈运动后出现气喘是正常现象,如果在爬楼梯时出现气喘表现应该首先考虑是否有心脏功能减退,但是平地走路也会气喘的话,则可能是肺功能下降所导致的。这是因为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下降,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呼吸困难,只要坐下来休息就不会气喘了。所以,严重的肺气肿患者的日常起居也会受到影响。

肺气肿患者的自我保健

在冬季肺气肿患者要加强自我保健,避免发病,并进行积极的肺功能康复锻炼,使肺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锻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锻炼肺功能,对肺气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延缓或减轻病情。

1、缩唇呼吸。吸气时让气体从鼻孔进入,尽量打开胸廓,然后稍屏气片刻,缩拢口唇呈吹哨样,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将肺内气体轻轻吹出,呼气要细长均匀,每次持续4~6秒。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30分钟,就能逐渐延长呼气时间,降低呼吸频率。其原理是通过增加气道阻力来避免外周小气道提前塌陷闭合,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有助于下一次吸气时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在增加气量和增加肺泡换气的同时,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多,从而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

2、腹式呼吸。在缓慢呼吸时,吸气时让腹部鼓起,吐气时腹部瘪下去的呼吸法,可加强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3、新编五禽戏。运用新编五禽戏中的鸟戏,并根据传统中医“五音”配“五声”的理论,通过特定发音并配合相应的呼吸节奏,结合“鸟戏通肺”的理论,也可以锻炼肺功能。具体操作较复杂,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指导方可进行。

减少感冒:寒冷的冬季容易感冒,每次呼吸道感染后肺气肿的症状就会加重,肺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而减退,因此,冬季尤其要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平时要注意冷暖变化,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平时体倦乏力,易患感冒,属肺气虚者,可选用*芪、冬虫夏草、蛤蚧、红景天等中药,或玉屏风散、七味都气丸、蛤蚧定喘胶囊等中成药等以补益肺气。冬令时节服用膏方也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还可以补充胸腺肽等免疫制剂,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

戒烟:吸烟对肺气肿的影响也较大,调查显示,健康成年人,每年的肺潮气量下降20毫升左右,而吸烟者每年的肺潮气量下降40毫升,所以吸烟对肺功能是一个较大的损害。而戒烟后以后,肺潮气量的下降速率又可恢复到健康人的水平。因此,肺气肿患者戒烟是很关键的一点。

专家简介

张炜,男,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院东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内科ICU)主任,医院中医呼吸病研究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吉赓教授、何立人教授、吴银根教授和张效禹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三批优秀临床人才。上海中医药领*人才。医院名中医曾赴法国马赛St-Joseph医院呼吸医院呼吸科进修。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批中医“后备业务专家”培养和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高级研修班”培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呼吸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肺部感染学组组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肺间质病学组组长;上海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脏器纤维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肺间质病学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委员,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医院肺病科负责人,“上海市卫生局呼吸内科质量督察中心”成员,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脏器纤维化方向成员,上海市司法局医疗调解委员会专家。医院“*吉赓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成员。医院“何立人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成员。第一负责人承担局级以上课题6项,第二负责人局级以上课题5项,包括有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中管局行业专项等,总负责经费逾万元。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委成果2项,专利1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

擅长:顽固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癌、哮喘、肺间质病、中医药调理免疫能力低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