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扩招火爆遵义职院迎来1200余农民工等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www.csjkc.com/m/

“回学校学习技能,是我的梦想。”  
  9月10日,家住遵义市红花岗区长征镇的农民工何永梅,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就业处顺利报到入学。今年44岁的她,将在这里度过一生中难忘的求学时光。

这几天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志功大楼一楼的招生就业处显得异常拥挤。让人惊喜的是,有别于其他普通入学的大学学子,他们是今年该校高职扩招录用的又一批新生,前来报到入学的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和在职职工等。  
  “因工作专业性比较强,想要学习相关专业技能,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前来报到的新生谢露露高兴地说。

这位年3月出生的女生告诉记者,她来自湄潭县黄家坝镇,之前供职于湄潭县奇思电子商务公司。同一天,与她一起来报到的还有她的爱人朱伟伟,在贵州西部茶城职业股份有限公司谋职。带着求知的梦想,她们夫妻二人双双跨进了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门。

追梦大学,奋斗人生。  
  这些新入学的学生,能重圆读书梦,感到很幸运。来自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的徐源,是一名退役军人。说起入学的初衷,显得有些激动:“当兵经历让自己更加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将来想依靠新技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通过社会政策稳就业、稳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于职业教育服务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助力国家社会稳定治理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其根本目的在于:减缓就业压力;让劳动者获得更好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使企业行业能够招到紧缺的人才。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为如何扩招、怎样扩招指明了路径和方向,特别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高职扩招补报名,分类考试分类培养的创新模式前所未有,也必将为国家培养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的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自“高职扩招万”实施以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响应扩招政策,分层分类分步召开中干会、部门会和教职员会,运用各种媒体和招生渠道宣传扩招政策,提升群众知晓度,采用线上与线下、官方宣传、特色招生简章、组建扩招小分队奔赴遵义市等地的园区、酒店、矿山、茶厂、商会、汽贸城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度高的扩招宣传,将扩招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提升社会知晓度。精准四类人员所在群体,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联系,到相关企业进行宣传,到农村进行发动,到酒店进行介绍,制作“四类人员扩招之问答”
  结合扩招对象特点,做好准备工作。遵义职院对四类人员进行研究,总结出四类人员具有年龄结构不一样、文化层次不一样、技能水平不一样、生源地区不一样、教学时间不一样的特点,制定适合四类人员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做好教师、教材、教室、专业、1+X证书等系列准备工作,确保四类人员报读后能及时开学入读,开班上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班,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针对高素质农民和乡村干部的实际现状,遵循农民特点和成人教育规律,采取“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农闲季节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以生产实践教学为主,按季节循环组织教学,使教学环节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扩招生源实际,采取送教到企业、到车间、到乡镇,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教学组织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针对不同生源的从业经历、技术技能基础和学习需求,创新实习管理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进行资源整合,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开发适用于不同生源类型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课程资源与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开放性;依托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中国农大网络课程中心以及其他网络教学平台,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建立学分银行:积极建立学分银行,实现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已积累的学习成果(含技术技能),探索通过水平测试等方式进行学历教育学分认定。鼓励学生积极取得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果可与相关课程进行学分转换),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通过建立学分银行,实行弹性学制,2-5年内完成全部学习任务,满足社会人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实现“高质量扩招”的目标,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四类人员不同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和补充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确保四类人员报读后能开学、住得下,学得好,运用强。
  盘清家底,作好保障,确保四类人员留得住,学得好;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在启动扩招的同时,统筹推进后勤保障和教学准备工作,及时启动4幢学生宿舍楼的入住准备工作,可新增学生床位个,整合食堂窗口设置,新开设20窗口;积极寻求向外发展的机会,与新蒲新区合作,投入余万元改扩建原虾子中学校舍,将属下的技师学院从学院本部搬出,腾出校舍满足扩招的需要。
  科学合理地对四类人员设置专业:在宣传与走访中发现,四类人员对于专业技术较强的专业有“畏难”思想,更喜欢“易学易会”的专业。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发挥综合院校的优势,依托省级骨干专业,推出社会急需,适合成人,易于就业的专业,吸引四类人员前来报读。
  政策红利与四类人员共享:由于国家层面高职扩招的目和意义非常明确,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各级财政加大对高职院校扩招的支持力度,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前瞻思考,将政策红利与四类人员共享,实行学费全免,书本费据实收取的举措,真正落实高职扩招稳就业、稳发展的根本目的。
  从今年3月启动扩招,4月积极主动联系政府职能部门获取相关支持,5月进企业、园区、酒店、矿山、茶厂、汽贸城、商会等扩招宣传,6月第二次扩招录取人,其中四类人员人,四类人员录取人数居贵州省42所高职院校第一,在9月第三次扩招报名中,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报名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和在职职工达0多人,场面火爆而热烈。到目前,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扩招四类人员超过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其伦综合整理

图片: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谢国欢

编审向永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